大班教案

时间:2025-07-13 09:57:10 教案 我要投稿

【热门】大班教案范文集锦6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很有必要精心设计一份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热门】大班教案范文集锦6篇

大班教案 篇1

  大班常识课教案:瓶子游戏

  一、 活动思路:

  瓶子在幼儿园的生活中多处可见,我们常常看见抱瓶子、滚瓶子、推瓶子、踢瓶子等,他们对用各种各样的瓶子玩游戏亲睐有加。因此,我从幼儿的兴趣出发,挖掘出瓶子对幼儿的教育价值和潜能,设计了本次活动。

  二 、 活动目标:

  1、 引导幼儿在各种形式的活动中获得多方面的知识经验,感受玩瓶子所带来的乐趣。

  2、 培养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的能力。

  3、 鼓励幼儿乐于参与操作、游戏等活动,能大方地与同伴和老师交往。

  三、 活动准备:

  1、 知识经验准备:

  ⑴ 幼儿已经有过各种玩瓶子的经验。

  ⑵学会演唱歌曲《大猫小猫》。

  2、 教、学具准备:

  ⑴各种透明瓶子人手一个,瓶子上贴1~4个圆点,瓶盖、豆子若干:纸棍,系有皮筋的彩带若干;自制房子2个。

  ⑵背景音乐和歌曲磁带《大猫小猫》。

  四、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引发幼儿的兴趣。

  教师:今天天气真好,猫宝宝们,你们想不想跟着妈妈一起做游戏啊?

  1、 选瓶:幼儿选择一个喜欢的瓶子做好朋友。

  2、 瓶子操:幼儿抱着瓶子(没有瓶盖)做操:变高、变矮、变胖、变瘦。

  二、引导幼儿和瓶宝宝做各种游戏,启发幼儿运用已有的知识经验,解决在活动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1、喂瓶宝宝吃豆。

  引导幼儿先正确点数瓶子上圆点的数量,然后根据圆点的数量往瓶子离投放相应数量的豆子。

  2、盖瓶盖。

  引导幼儿为瓶子选择合适的`瓶盖盖好,并通过彩色的瓶盖认识一些基本的颜色。

  3、瓶乐会。

  鼓励幼儿自由摇晃瓶子,初步感知用力的大小和声音的大小的关系,尝试用瓶子来演奏歌曲《大猫小猫》,提高幼儿用力的大小要与歌词相匹配。

  三、游戏活动 送瓶宝宝回家。

  启发幼儿想出各种送瓶宝宝回家的方法,并大胆地尝试、游戏,最后把瓶宝宝送回它们的家里。

  附大猫小猫歌词:

  我是一只大猫,我的声音很大,喵喵喵喵喵。我是一只小猫,我的声音很小,喵喵喵喵喵。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你说我画的游戏。

  2、通过故事情节,想象自己是一条怎样的鱼,并能较清楚的向同伴描述出鱼的形象。

  3、体验游戏,角色扮演和画画的乐趣。

  【活动准备】

  1、之前有看过鱼类的图画书,并知道个别鱼的名称。

  2、彩笔,图画本。

  【活动过程】

  导入:(教师扮演鱼儿)小朋友,你们看,我变成了一条会游泳但是不会走路的鱼儿了,我想变回我自己,谁愿意帮帮我?怎么帮呢?请你拿出一只笔,把我画出来,我就可以被解救了。

  1、教师示范:我的头是三角形,我的肚子圆圆的,我的尾巴像扇子。(同时,一位小朋友画)

  2、情境转移:哎呀,我看到,好多小朋友也变成了一条鱼,快快让你们的.同伴来解救你们吧。(你说我画)

  3、解惑:刚刚你们有没有遇到什么麻烦呢?说出来,我们一起想想办法。

  4、再探:我们描述的时候不仅要说清楚形状,还有图形的位置,大小和方向。这样,小伙伴才能顺利解救自己。那,我们换一换角色,再来一次。

  5、延伸:回家和父母玩这个游戏,可以自己调整难度。比如,如果没有画对的地方就被定住,要继续描述出来。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培养幼儿参加体育活动兴趣鼓励幼儿大胆创造出各种不同玩沙包方法

  2、培养幼儿独创性、灵活性增强幼儿技能

  3、培养幼儿跳、躲、各种走能力

  活动准备:

  音乐沙包若干平衡木

  活动过程:

  一、开始部分

  1、队列练习

  2、在《健康歌》伴奏下做健康操活动手脚

  二、基本部分

  1、教师出示沙包幼儿分散玩沙包鼓励幼儿玩出多种花样:

  (1)幼儿自由玩沙包尝试多种玩法(踢沙包、投沙包等)

  (2)教师召集幼儿讨论:沙包还可以怎样玩?让幼儿讲述并为大家演示将新颖、有趣玩法推广

  ①夹沙包跳:让孩子将沙包夹在两小腿之间跳看谁最先跳到终点

  ②小蚂蚁运粮:将沙包放在背上弓背进行"运粮"比赛在指定时间内看谁运多

  ③托沙包:用球拍托沙包进行竞走比赛

  ④头顶沙包走平衡木

  ⑤抛沙包:向空中抛沙包锻炼幼儿抛接能力

  ⑥用沙包跳房子

  ⑦投掷沙包:将沙包向指定小篮子投掷看谁投掷多

  ⑧扔猴子:画两条线(线与线之间相距3-4米)在两条线外各站一个小朋友手拿沙包扔中间4-5个小朋友中间小朋友边跳边躲沙包被沙包扔中小朋友便去替扔沙包小朋友

  三、结束部分听音乐、做放松动作

  教学反思:

  本次活动的设计目的是可以通过沙包的多种玩法培养幼儿的跳、抛、踢、等多种能力,而且沙包对于农村幼儿来说也是非常熟悉的`一种玩具,通过集体活动使幼儿之间分享不同的玩法,并从中体会快乐。在活动过程中,我让幼儿自己寻找各种玩法,通过多角度开展运动,让幼儿运用不同方式去运动、去创造,幼儿的主体性得到了充分的尊重,幼儿在活动中锻炼了体能,发展了抛、跳、接等能力。在个别幼儿遇到困难时,我们能及时组织几名幼儿协助解决,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总之,本次活动可以说是成功的,幼儿在活动中既培养了各种能力,又获得了不少的快乐。当然在活动中也有不足之处,导致个别幼儿容易违反游戏规则,在以后的游戏中一定要引导幼儿遵守游戏规则。

  如果让我再次上这节课,我将会把这个游戏的组织权交给幼儿,使幼儿在整个活动过程中获得更多的知识与能力。

大班教案 篇4

  活动目标:

  1、在学唱歌曲《建筑之歌》的基础上,尝试用打击乐器和肢体动作创造性地表现建造房屋的情景,激发幼儿学做小小建筑师的.愿望。

  2、在“大家一起造房子”的游戏中,进一步增强幼儿的节奏感,培养相互合作创编奏乐的能力。

  活动准备:

  小乐器若干、中音琴、木琴、音乐《加油干》。

  活动过程:

  一、卡侬游戏:小小建筑师

  师:上个星期我们逛街,看见有很多房屋都围了起来,为什么呢?

  幼:建筑工人叔叔要把房子整修一下,让房子变得更牢固。

  师:工人叔叔请小朋友学做小小建筑师。

  (1)请幼儿编一句节奏语。

  (2)幼儿集体用此句节奏语玩卡侬游戏:从两组到六组。

  二、复习歌曲《建筑之歌》

  1、集体演唱歌曲一遍。

  师:我们能帮建筑工人叔叔什么忙呢?让我们用歌声来唱一唱,学做小小建筑师。

  2、重点指导。

  铲土:嘴唇放松,把土铲起来不要洒了。

  轰隆隆:注意换口气,别累坏了。

  3、幼儿集体演唱歌曲第二遍。

  4、启发幼儿用肢体动作表现。

  三、乐器游戏“建筑回旋曲”

  1、集体演唱《大家一起造房子》。

  师:造房子的时候,又要搬砖头,又要搅拌水泥,要用很多力气。我们一起来做啦啦队,为小小建筑师加油鼓劲。

  2、教师引导幼儿边做节奏动作,边演唱歌曲。

  3、请一名幼儿用伴奏,教师插奏,其他幼儿边唱歌边做节奏动作。

  4、教师引导幼儿分组用乐器表现建造房子时的场景。

  (例如:让幼儿分组讨论,在建造房子时会有哪些声音?选用什么乐器?运用什么节奏?并让他们尝试操作。)

  5、集体表现:建筑回旋曲。

  听着《建筑之歌》的歌曲,敲击小乐器。

大班教案 篇5

  设计思路:

  这是一个综合性的活动,活动来源于幼儿的生活。本阶段的主题大环境是聚焦秋天。幼儿在欣赏、收集秋天的相关资料时,已经积累了部分感性的经验,同时对秋天的千姿百态的'树叶产生了浓厚的兴趣,由此引发出这个活动。

  另外为达到发展多元智能的目的,充分考虑了多种手段,作了大量的前期准备工作(标本收集、写生、参观等)在此活动中幼儿的人际交往、语言表达、情感体验、动手操作、逻辑思维等都得到发展与促进。

  活动名称:美丽的红枫叶

  活动目标:

  1、喜欢欣赏童话,能感受故事中美的语言与环境

  2、通过听听、议议,理解故事中青蛙先生与小蚂蚁互为对方着想的做法,感受朋友之间互相关心的情感。

  3、结合生活经验大胆联想并清楚表达自己的意思。

  活动准备:

  图片、枫叶一片、各类操作材料、自制书签。

  活动过程:

  一、设疑讨论,引起兴趣

  1、这是什么?

  2、这么漂亮的红枫叶有什么用?为什么喜欢红枫叶?

  二、边讲边问,理解故事

  过度:这么漂亮的红枫叶还有一个美丽的故事呢,让我们一起来听听吧!

  出示图片,分段欣赏第一部分

  1、青蛙先生想要一样什么东西?为什么?

  2、它在散步的时候,发现什么东西做书签很合适?

  3、青蛙先生捡起红枫叶了吗?捡起了为什么又放下了?

  4、你们觉得把红枫叶拿走好,还是留给小蚂蚁继续睡觉好?为什么?拿走了小蚂蚁会怎样?

  欣赏第二部分

  1、青蛙先生回到家里,可它为什么又回到池塘边?它想干什么?

  2、小蚂蚁告诉它什么?为什么要惋惜?惋惜是什么意思?

  3、青蛙先生会怎么想?它会怪小蚂蚁吗?

  欣赏第三部分

  1、你们知道红枫叶怎么来的?红枫叶没有脚怎么走来的?(续听故事,告诉答案)

  2、小蚂蚁为什么要送青蛙先生红枫叶?

  3、你猜猜,小蚂蚁怎么会得到这片红枫叶的?

  4、青蛙先生会怎么想,又会怎么说?

  教师总结

  三、迁移制作,加深体验

  1、如果你也想有一张书签的话,会用什么东西去做?

  2、准备送给谁?

  3、提供材料,制作书签。

  4、赠送。

大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感受歌曲欢快、有趣的特性,学习演唱歌曲《哆来咪》。

  2.幼儿通过图片初步理解每个音符所代表的乐句,并熟悉乐曲旋律。

  3.学习创编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乐曲中“1-7”等七个音符。

  4.幼儿在熟悉歌曲旋律与会做身体动作的基础上,学习用打击乐器为歌曲配伴奏。

  教学重点:

  幼儿通过图片初步理解每个音符所代表的乐句,并熟悉乐曲旋律。

  教学难点:

  学习创编不同的身体动作表现乐曲中“1-7”等七个音符。

  教学准备:

  “1----7”卡片,教学课件、打击乐器。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1.组织幼儿做端,准备上课。

  2.教师谈话,引出课题。

  二、基本部分

  1.出示“1----7”卡片,引起幼儿的兴趣:

  ①、你认识他们吗?知道它们是谁吗?

  ②、教师操作卡片,看看现在它们变成什么样了?你还认识它们吗?(音乐中什么象台阶?)(适时添加高音ⅰ)

  ③、这些音符可调皮了,我发现它们都藏在你们的身体里,谁能把它们找出来?

  ④、幼儿演唱音阶唱名。

  ⑤、今天我还给你们带来一首有关它们的歌,歌名就叫“哆来咪”.。请你们来听一听。

  2、学唱歌曲“哆来咪”

  ①、欣赏歌曲

  提问:你喜欢这首歌曲吗?听了以后你想干什么?

  (小结:这首歌曲很欢快,也很有趣,请你们再来听一听.)

  ②、教师范唱

  歌曲里的“1----ⅰ”都是什么?

  ③、逐一出示图谱,帮助理解歌词

  ④、幼儿看着图谱学唱歌曲

  我们的歌曲唱完整了吗?还要怎样演唱?

  3.启发幼儿根据音符所代表的'乐句,自上而下每句编制一种身体动作并随乐表演。

  4.幼儿在老师的带领下,根据乐谱的节奏型做编制的身体动作。

  5.分声部练习身体动作。

  6.认识七种不同乐器及演奏方法,听琴声指挥按自己的音符拿乐器演奏。

  三、结束部分

  1.教师总结,刚才音符姐姐说你们唱得太棒了,要和我们做好朋友,我们快来邀请她们来跳舞吧。

  2.活动结束。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教案02-06

大班教案01-14

(经典)大班教案05-08

大班教案(经典)04-17

《火》大班教案10-28

《斗鸡》大班教案11-13

《陀螺》大班教案08-11

病毒大班教案01-04

《钱币》大班教案07-13

梦想大班教案1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