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班教案范文锦集七篇
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案准备工作,教案是教学蓝图,可以有效提高教学效率。教案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中班教案7篇,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班教案 篇1
目标:
1、教幼儿学习不受物体排列形式的影响,正确判断7以内数的多少。
2、要求幼儿听清老师的问题,并在集体面前大声地回答。
准备:
教具:贴绒蓝色大圆片5个,红色圆片从大到小6个,桔黄色小圆片7个(图一),贴绒数字5、6、7,实物卡(图二"八)。
学具:第一、二组:3排点图卡(图九)若干张,数字印章,印泥,幼儿用书画面25;
第三组:看标记贴图形纸卡,糨糊,各种图形纸片;第四组:填空格图卡,点子印章;第五组:添、去点作业纸,铅笔;第六组:印比6、6少的点子纸,印章。
过程:
1、集体活动。
(1)逐一出示图二"八,“请小朋友仔细看,说说卡片上有几个什么?”
(2)正确判断7以内数量。
出示图一,“黑板上有什么?”“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多?哪种颜色的圆片最少?你是怎么知道的?为什么我看时觉得红圆片最多,橘黄圆片最少?谁能想个办法,换一种排法让我们一看就清楚,谁的数目最多,谁的数目最少。”启发幼儿将每种颜色片片排成一行,“现在看看谁最多、谁最少?”“你是从哪里看出来的。”“引导幼儿将三排圆片一一对应比较)请小朋友说说每一排有几个圆片,谁来给每排圆片送数字朋友。
(3)小结。
”要想知道谁多谁少,不能看物体大、小,也不能看排队长、短。而是要数一数每排有几个,才能比出谁多谁少。“
2、小组活动。
一、二组,给最多的点子印数字。三组,看标记贴图形。
四组,按序填空格。五组,添、去点子。
六组,印比6、7少的点子。
教师重点指导第一、二组的.活动小组。
3、活动评价。
表扬能边操作边讲述的幼儿,并提醒幼儿将游戏材料整理好。
活动反思:
根据新《纲要》中的第二条目标“能运用各种感官,动手动脑,探究问题”及第四条目标“能从生活和游戏中感受事物的数量关系并体验到数学的重要和有趣”,为了能提高本班幼儿各方面能力水平及对科学探究产生兴趣,针对本班幼儿存在的情况设计了本次活动。为了让本次活动能够顺利进行,根据幼儿的特点及活动内容,我采用了以下组织教学方法:
1、观察讨论法
在活动导入部分设计了让幼儿观察,发现问题,产生去探索、解决问题的欲望,启发幼儿思考解决数学问题。讨论法是让幼儿去说,更好地发展幼儿的表述能力。
2、演示验证法
根据幼儿具体形象思维占主要地位,采用此方法。演示验证法是通过进行实际操作演示,验证结果。
3、尝试操作法
采用此方法能够让幼儿动手操作,在此过程中幼儿是主体,幼儿在操作过程中能够发现问题,思考问题,并能解决问题。因此幼儿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能力,思维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都会得以发展。
4、记录法
对测量的结果作记录,是对记忆的延长,并能让幼儿学会做事情的记录方法。
中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并掌握7的分解和组成。
2.培养幼儿互相合作的能力。
活动准备:
1.1-7数字卡片一套。
2.操作单每人一张。
3.画笔(自备)。
活动过程:
1.课前复习。
教师:小朋友你们已经学习了数字0-7,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它们数一遍?
教师:哪位小朋友能按从大到小的顺序再数一遍?
教师:小朋友们回答的真棒!那么从0-7这些数中任意抽出两个数比较大小你们会吗?
教师出示卡片,小朋友回答。
教师:小朋友们真聪明!现在老师问问小朋友:学习的6的分解和组成还记得吗?
教师:6的分解和组成有几种?谁能告诉老师是哪几种?(6的分解和组成有5种,它们是:6可以分成1和5、2和4、3和3,5和1、4和2)
2.涂一涂。
教师:6的分解和组成小朋友们掌握的真好,今天老师带领小朋友们一起学习魔幻的'数字7的分解和组成。
教师:老师为小朋友们准备了一张操作单,这张操作单上有点子图,每排有7个圆点。
教师:老师把第一排中的6个圆点涂成了红色,剩下的一个圆点没有涂色。实际上是把第一排的7个圆点分成了两份,也就是把7分成了6和1。
教师:剩下的每一排还可以怎样分?请你把剩下的每一排都分成两份,并涂上颜色。(教师要求每一排分的不一样,把分成的两份涂上你喜欢的颜色)
教师:哪位小朋友能说一说你分的不同分法?(教师可以鼓励其他幼儿说出与其他幼儿不同的分法)
教师根据小朋友说出的不同分法把7的分解与组成贴在黑板上:
教师:7的分解和组成有几种?记不住这么多分法怎么办?用什么办法归纳一下可以记得又快又准确?(引导小朋友观察黑板上7的分解与组成的特点,用多种方法记忆,如,看到1和6,就会想起6和1……)
3.对口令。
教师:现在老师和小朋友一起玩对口令游戏,小朋友进行抢答,比比谁的反应快。
教师:1和几组成7?7可以分成几和4?
教师:5和2组成几?7可以分成6和几?
教师:几和3组成7?7可以分成2和几?
有效提问:
1. 谁能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它们数一遍?
2. 6的分解和组成有几种?谁能告诉老师是哪几种?
3. 哪位小朋友能说一说你分的不同分法?
4. 7的分解和组成有几种?记不住这么多分法怎么办?用什么办法归纳一下可以记得又快又准确?
有用词汇:分解 组成
活动延伸:
教师可以带领幼儿进行数字7的正确书写。
中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能较清楚连贯地讲述叔叔阿姨地工作情景。
2、激发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活动准备:
1、经验准备:请家长代理幼儿了解不同职业人员的工作,并引导幼儿尝试描述他们的工作。
2、物质准备:不同职业人员的工作片段。
3、环境创设:在活动室布置不同职业人员工作、活动的剪影。
活动指导:
1、带领幼儿参观剪影,引导幼儿自由讲述。
(1)引导语:照片里有谁?他们在做什么?
(2)引导幼儿自由参观,并谈谈剪影里的内容,如:我看到医生叔叔用听诊器在给病人看病,还看到农民伯伯在田里劳动。
2、播放视频,请幼儿观看并讲述不同职业人员的工作。
(1)引导语:叔叔阿姨在做什么?为什么他们要这么做?
(2)引导幼儿自由与同伴交流视频内容,鼓励幼儿用清楚连贯地语言谈谈叔叔阿姨的工作情景。
3、师幼讨论:
(1)引导语:①你喜欢哪个叔叔或阿姨?为什么?②叔叔阿姨工作很辛苦,我们一个怎么样尊重他们的劳动成果?
(2)鼓励幼儿根据自己的生活经验较为完整地讲述如何尊重叔叔阿姨和他们的劳动成果,激发幼儿热爱劳动人民的情感。
(3)小结:小朋友的美好生活都是叔叔阿姨辛苦劳动为我们创造的,我们要学会尊重叔叔阿姨,珍惜他们的.劳动成果。
活动延伸:
在平时的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周围人们的活动,懂得尊重劳动人们即他们的劳动成果。
中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充分利用自然环境中的各种因素进行锻炼,开展各种富有野趣的活动,活动强调幼儿体质的增强和综合运动能力的培养;同时,也借助社区和周边的环境资源,开展安全的,适宜的多种活动。通过藏一藏,找一找,说一说等多种形式,让幼儿愿意和同伴共同游戏,体验游戏乐趣。
组织形式
集体。
活动目标:
1、尝试用挖、压、拍、埋等方法玩沙,锻炼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2、理解玩沙的规则,体验安全玩沙的快乐。
活动准备:
儿童经验基础
喜欢玩沙,曾玩过沙。
环境准备
1、事先整理好沙池,并在沙池一处设置好“花生地”、“番薯地”等场景,田地里有一些和花生、番薯形状相似的小玩具。
2、小铲子、小桶、长柄的小勺、废旧的调羹等。
3、幼儿用书第一页。
重点难点
尝试用挖、压、拍、埋等方法玩沙,锻炼手部小肌肉的灵活性。
活动过程:
一、沙中寻宝,初次尝试挖沙洞。
1、找食物
秋天到了,小仓鼠又要为储存冬天的食物而忙碌了。让我们一起到田地里帮小仓鼠们找食物吧!
2、在沙地里一起挖“花生”、“番薯”等食物。
刚才你挖到了什么?是什么样的?你是怎么挖到的?借助了什么工具?
二、藏宝藏,巩固挖洞的技能。
小仓鼠要把这些食物藏起来准备过冬。怎么藏才不会被他小动物吃掉呢?
1、怎样挖才能挖得又深又安全呢?
2、挖出的`沙子怎么处理?
3、瞧,这里有一个长长的“番薯”露出来了。为什么会露出来?该怎么办呢?
三、验证宝藏藏好了。
1、引导幼儿踩一踩、压一压,把宝藏藏好。
2、引导幼儿轻轻地将工具里的沙抖掉,拍掉身上的沙子,收拾好工具。
活动反思
整个活动,我始终以游戏“寻宝藏”来调动幼儿活动的积极性,幼儿始终在有趣的游戏情景激励下,在“复杂”的地理位置中,进行活动。整个活动旨在发展幼儿动作的协调能力、相互合作以及学习自我保护的能力,让幼儿在有趣的游戏情景中,充分体验野外活动的快乐。改变了以往狭隘的、单一的幼儿园活动模式,大胆地让我们的孩子走出幼儿园,走向社区,从而更好地来体现幼儿园教育向社区拓展的大教育观的新思路。
中班教案 篇5
一、指导思想:
为迎接第XX个教师节的来临,,蔚斗分园的全体教职工们举办第XX个教师节的庆祝活动,主要以不同形式向全体较职工表示节日的祝贺,使教职工之间的关系更加融洽。现制定实施方案如下:
二、活动目标:
1. 通过开展多种形式的系列庆祝活动,增进教师们之间的`情感。
2. 借助节日机会,进一步促进教职工的凝聚力。
3. 提高教职工的职业道德思想,开展一次有意义的公益活动。
三、活动准备:
1、“互敬互爱”活动 负责人:XXX
2、“心系开幼”公益活动 负责人:XXX
3、“诉说心声”教师座谈会活动 负责人:年级组长
4、教师节活动新闻、拍照 负责人:XXX、XX
四、参加对象:蔚斗分园全体教职工
五、活动时间:20xx年9月10日教师节前后
六、活动内容:
第1项活动:开展“互敬互爱”活动,以园长为首,组织教师、保育员和后勤工作人员,在教师节期间,举行“张张贺卡传真情、句句祝福暖人心”的真情问候活动,让教职工之间的友情在这里释放,让我们1起怀念,1起感谢,1起关注,1起祝福!为自己崇高的幼儿教育事业喝彩。
第二项活动:开展“心系开幼”我为蔚斗新园所添彩的公益活动,组织全体教职工通过自己的双手来美化和打扮新园所,从而激发教职工的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
第三项活动:开展“诉说心声”的教师座谈会活动。蔚斗分园全体教职工一起喝茶聊天,买一些零食在幼儿园进行座谈。首先、让本学期新加入的教师进行自我介绍与才艺展示。其次,让全体教师在轻松愉悦的氛围中,边吃边自由畅谈、诉说心声,增进教师之间的情感交流,促进下一步工作的有效开展。
七、活动经费:
以班级为单位确定数额,一个班级100元,共7个班级700元。
中班教案 篇6
活动目标:
1、让幼儿复习剪刀的使用方法,发展幼儿的动手能力。
2、根据图示的标志学习制作玩具,体验自制玩具的乐趣。重点:复习剪刀的`使用方法,学习制作玩具。难点:能根据图示的标志去学习并独自完成。
活动准备:
剪刀、幼儿纸工书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教师:小朋友,上一节课里,老师请了谁来做客呢?你们喜欢他吗?为什么呢?
(教师引导幼儿回答)
2、教师引导幼儿说一说企鹅的特征及它生长的环境!
3、教师:小企鹅喜欢在很冷的地方玩,还喜欢在雪地里面滑雪呢!今天老师就想带小朋友们一起做一个“企鹅滑雪”的玩具。
二、出示范例并示范操作
1、教师出示“企鹅滑雪”的范例:小朋友,瞧,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做的企鹅滑雪的玩具,你们自己想制作一个出来吗?
2、教师指导幼儿看懂指示方式,并进行示范操作:
教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张小企鹅在滑雪的图片你们看看该怎么做呢?而且这些箭头,虚线有什么用呢?
:虚线就是我们将要剪的的印子,箭头告诉我们剪纸的方法,数字告诉我们剪纸的顺序。
3、教师根据这些标示、虚线等按照其步骤边对幼儿进行讲解边进行示范操作。
三、幼儿集体制作,教师巡回指导
1、教师:刚才老师示范了一遍,现在老师的小企鹅已经做好了,小朋友明白怎么样制作了吗?请小朋友们一起来制作吧。
2、请幼儿和老师一起边看图边剪纸。
(1)教师先问幼儿图意。
(2)集体进行剪纸的尝试。
(3)教师检查幼儿剪纸的情况。
(4)进行下一步剪纸方法的教学。
3、幼儿看步骤图独立完成剪纸,教师对有困难的幼儿进行帮助。
四、最后粘贴,作品完成。相互欣赏。
中班教案 篇7
活动目标:
1.了解眼睛的外部构造以及它们的作用。
2.知道眼睛的重要性,懂得在日常生活、学习中保护眼睛的方法。
3.培养幼儿敏锐的观察能力。
4.初步了解健康的小常识。
5.初步了解预防疾病的方法。
活动准备
1.眼睛的外部构造图一张;蓝眼睛、褐色眼睛图片;《用眼卫生》的视频。
2.幻灯片:不同年龄人的眼睛、外国人的眼睛。
3.幻灯片:《猫和老鼠》找不同游戏。
活动过程:
1.出示眼睛的外部构造图,幼儿了解眼睛的外部结构和作用:
小朋友都有眼睛吗?每个人有多少只眼睛?(一双眼睛)互相观察对方的眼睛,看看眼睛长得什么样?能说出眼睛上有什么呢?
引导幼儿观看“眼睛的外部构造”图:
(知道眼睛由眉毛、上眼睑、下眼睑、眼球、睫毛、眼角等部分组成,并让幼儿了解它们的作用:眉毛能防止眼睛上方落下来的汗、水、尘土,还有美观的作用;眼睑能够控制眼睛的睁开和闭合;眼球可以看东西;睫毛有抵挡尘沙、虫子、美观的作用;眼角上有泪腺可以湿润眼睛,起到保护眼睛的作用。)
2.播放幻灯片,让幼儿了解不同年龄人的眼睛和不同种族的眼睛。(学习词语:明亮、水汪汪、黯淡、无神)
小结:不同年龄的人的眼睛不同,眼睛会随着人们年龄的增长而变化,到了老年视力会减弱;不同种族的人的眼睛会有不同,但无论是什么样的眼睛,都是用来看东西的。
3.播放幻灯片,玩《找不同》的游戏。
(1)规则:出示两幅图,请找出它们的不同之处。
要求:安静、认真找,数清楚自己找到了几处不同,记在脑子里,找完了举手表示,比比谁的眼睛厉害。
(2)请个别幼儿指出不同之处,让全体幼儿判断对错。
4.幼儿交流眼睛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知道生活、学习中保护眼睛的方法。
(1)讨论:眼睛除了会玩“找不同”的游戏,在生活、学习中,眼睛会帮助我们干什么?
(2)幼儿讨论:应该怎样保护眼睛,才能让我们的眼睛视力很好?如:注意看书的姿势、光线、时间;注意眼睛卫生(如不用脏手揉眼睛等);注意眼睛不受异物伤害(如不玩尖东西);眼睛有病要及时看医生等。
(3)观看视频,让医生来告诉孩子怎样保护眼睛。
后提问:你们记住了医生的哪些话?
小结保护眼睛的方法。
请幼儿把学到的保护眼睛的好办法,去提醒周围的老师或爸爸妈妈。
5.结束:老师还有一种保护眼睛的`好办法,那就是看完电视电脑后,到外面去看看远处的景色,看看外面的绿色植物,让我们的眼睛放松放松。(带幼儿到户外,结束活动。)
活动反思:
一、选材贴近生活,易与幼儿产生共鸣。
教育活动内容选材非常重要,它直接关系到活动的成功与失败。本次教育活动的内容贴近幼儿的生活,与他们的身体息息相关,看似一个简单的活动内容,却蕴含着重要的教育意义:孩子们对“眼睛”这一器官既熟悉又陌生,熟悉的是眼睛是身体的器官,时时刻刻都能接触到,陌生的是对眼睛的认识缺乏更深入的了解,通过这次活动,不但让幼儿细致地了解了眼睛的构造及其作用,而且纠正了幼儿用眼方面的错误,同时学习了用眼卫生知识。在整个活动中,幼儿始终保持对活动的高度兴趣和关注,课堂气氛活跃而民主,他们对眼睛的构造还是用眼卫生,都能大胆地与同伴、老师交流,活动结束时,许多孩子都能说出不少保护眼睛的方法,这是我们希望达到的预期效果。
二、活动目标明确,活动设计环环扣环。
本次活动设计能充分挖掘教材的教育性和趣味性,摆脱以往健康领域活动枯燥、抽象的说教或图片展示的单一模式,而是利用多媒体,把幻灯片、视频、游戏等幼儿易于接受的活动形式设计到各个教学环节当中,每个环节的目标明确、活动简明扼要,各环节自然地过渡、引申,从而步步为营使活动顺利开展,达到我们的教育目标。
三、提供交流空间,教师成为幼儿的倾听者。
在活动中注重留给孩子们自由发表想法的机会和空间,将自己定位为一个忠实的倾听者,同时鼓励小朋友大胆表达各自的看法,并有意识的关注到那些不爱表现的小朋友,鼓励他们多发言。特别是看完《用眼卫生》的视频后,教师用“你们记住了医生的哪些话”的问题,再次鼓励幼儿将自己记住的方法与同伴、老师分享,这样的做法具有一箭双雕的作用:既巩固了幼儿的用眼卫生知识,又为幼儿提供了与他人分享、交流的机会。这做法比以往教师直接总结更让幼儿受益。
不足之处:
由于时间关系,没有为幼儿提供“保护视力”的实践机会,这对巩固幼儿的认识有一定的影响,因此,只能作为延伸活动。另一方面,我因为考虑到幼儿的观察能力,在认识眼睛构造时,采用图片供幼儿观察,这一点为同行提出异议,认为应该从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做起,不必图片观察,而是充分利用条件让孩子们互相观察对方的眼睛。
【中班教案】相关文章:
中班教案12-06
中班教案[经典]09-12
中班教案【精选】02-23
【精选】中班教案09-19
中班教案08-08
[经典]中班教案11-04
中班教案(经典)01-14
中班音乐教案11-15
中班健康教案06-29
中班语言的教案11-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