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班教案

时间:2024-12-13 06:22:08 教案 我要投稿

有关大班教案模板合集8篇

  作为一名老师,通常需要准备好一份教案,编写教案助于积累教学经验,不断提高教学质量。优秀的教案都具备一些什么特点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班教案8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有关大班教案模板合集8篇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目标

  1、引导幼儿体验自由创编表演的愉悦及帮助他人的快乐。

  2、能用不同的动作、表情恰当表现歌曲内容,发展幼儿的音乐表现力。

  3、鼓励幼儿在学唱歌曲的基础上完整表演。

  活动准备

  1.下载歌曲-泥娃娃MP3

  2.教具-泥娃娃

  活动过程

  一、导入播放音乐,引导幼儿跟随音乐做踵趾小跑步进教室

  二、展开

  1.引导幼儿理解并学说歌词

  (1)出示泥娃娃提问:这是谁?它长什么样子?教师带领幼儿按节奏朗诵歌词。

  (2)教师:泥娃娃为什么不高兴呀?他没有爸爸妈妈,怎么办呢?”教师带领幼儿朗诵歌词

  (3)幼儿拍手完整朗诵歌词

  2.学唱歌曲

  (1)教师完整演唱歌曲

  (2)幼儿跟随教师清唱

  (3)幼儿跟音乐完整、有表情地演唱歌曲3.师幼互动,学习并创编部分动作。

  4.在师幼共同创编学习的基础上,教师完整表演,幼儿欣赏5.幼儿完整表演

  (1)幼儿完整表演一遍,要求幼儿动作合拍,歌曲演唱清楚完整。

  (2)幼儿分组表演

  三、结束引导幼儿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提问:帮助了泥娃娃后,你现在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

  活动反思:

  《泥娃娃》这首歌曲旋律优美,歌词有趣易记,好多幼儿都曾听过这首歌,所以在欣赏歌曲的时候,便有部分幼儿兴奋地喊着:“老师,我会唱的!”特别是重复“泥娃娃、泥娃娃”一句的时候,为了表示他们会唱,声音特别大。看到孩子们对这首歌这么感兴趣,我觉得是这个活动好的开始。

  在活动记歌词的过程中幼儿显得对歌词不太感兴趣,但是在请幼儿唱的`时候多数幼儿却可以模糊的记忆歌词,也许是歌曲对于幼儿来说并不是很陌生。在教师边拿着木偶娃娃根据歌词表演动作时幼儿能够感受歌词的含义觉得泥娃娃是一位很可怜的娃娃。当我问到他们对于泥娃娃的感受时,有的小朋友答道:“老师!他很可怜,他没有爸爸妈妈”。那你们该如何去帮助泥娃娃时,有的小朋友很可爱的回答:“我把我的爸爸妈妈给他分享”。大家都愿意做他的亲人,他是各种回答都不一样,幼儿还没想过要做他的爸爸妈妈,因为小朋友们都把泥娃娃当成了自己的朋友。

  在教授歌曲时,还是发现了虽然孩子们对歌曲是熟悉,但对歌词不是那么清楚,歌中唱到“也有那眉毛也有那眼睛”和“也有那鼻子也有那嘴巴”这两句时,有的先唱“鼻子”,有的先唱“眼睛”,造成了歌唱的声音十分的混乱,于是我就请小朋友面对面看看歌里所唱到的“眼睛”、“鼻子”等是在脸上哪个部位,从而感知是按照从上往下唱的,有了这一个点拨,孩子们就非常明确的唱准了。歌曲的另外一个难点是“他没有亲爱的爸爸也没有妈妈”这一句,由于是弱拍起,刚开始孩子们很难把握,总是把这一句的第一个字“他”唱在第一拍起的时候,于是我就在空拍上加了一个“啊”字,反复练习几遍后,我就要求孩子唱“啊”时不要发出声音来,刚开始的几遍孩子们还是控制不住自己大声的“啊”了出来,练习几遍后,总算真正的掌握了正确的唱法,很容易的就达到了我所预期的效果,孩子们也都表现的非常兴奋,是解决了一个大难题,唱的可带劲了……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艺术领域的培养的目标是丰富幼儿情感,培养幼儿的初步审美感。在这节音乐活动中幼儿很好的体会到了歌词的意境,感受到了歌词中的美。但在活动过程中很多环节幼儿没能积极响应,多数幼儿没能大声的唱歌曲。这次活动给了我很大的启示,那就是在遇到难题时一定要多动脑筋,多去尝试,不要怕失败,因为没有失败就不会有成功,这其实也是老师和孩子一起学习的很好的机会,把困难当成是一种挑战,只有这样的胜利才会有那种特别强烈的成就感。

大班教案 篇2

  设计意图:

  每天下午给孩子梳头时,我总是精心为幼儿设计出不同的发型,孩子们非常开心,他们会一边欣赏一边谈论我是如何梳理造型的。大班的孩子马上就要进入小学,为了做好幼小衔接,培养孩子的生活自理能力,我也常鼓励幼儿自己动手,孩子们非常喜欢。新《纲要》提出幼儿美术教育的价值在于它激发情趣、激发兴趣;培养幼儿的创新意识;赋予幼儿满足感和成就感。我想为什么不能设计一节有关发型的美术活动呢?我班幼儿已有了一定的欣赏能力和动手能力,根据我班幼儿年龄特点,我了设计这节美术活动《设计发型》。旨在通过对生活中各种发型的观察和认识,将自己所感受到的美积极、大胆、快乐的表现出来,让每个孩子都真正的`体验到美术活动的乐趣。

  活动目标:

  1、通过欣赏设计发型,感受艺术美,激发幼儿设计发型的兴趣和欲望。

  2、启发幼儿按照自己的想法,大胆的把自己设计发型画出来。

  活动准备:

  1、课件

  2、教师范画5副(不同发型)

  3、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由收到信引入:

  出示收到信件,引出教学内容,激发兴趣

  师:咦,小朋友们,刚刚接到了一封信,让我们一起来看看。

  教师细读信内容:大一班的小朋友们:你们好!我是新苗电视台的主持人,我们台下个月要举行一个发型设计比赛,我台邀请大一班小朋友为自己的妈妈来设计一个新发型,你们愿意吗?在设计新发型之前,我们一起来看看发型师设计出哪些漂亮的发型呢?

  二、欣赏不同的发型(观看PPT)

  1、师:这些设计师设计出发型真好看,有了这些漂亮的发型,每个妈妈看起来会更加的漂亮。老师也忍不住想为自己的妈妈设计了新的发型。看看老师设计的新发型师什么样的。

  2、出示范画

  师:好看吗?请你们仔细观察一下,他们的发型师怎么样的(让幼儿说一说)

  现在我们已经掌握了一些设计方法。

  三、幼儿作画:

  1、幼儿作画,教师巡回指导(放轻音乐)

  2、要求幼儿设计出与别人与众不同的发型

  四、讲评作品:

  大家设计了很多美丽漂亮的发型,希望大家以后设计出更好看的发型,好吗?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欣赏音乐,感知音乐的情绪与节奏,初步学习分析乐句及节奏谱。

  2、学会看节奏谱,正确地运用乐器完整地演奏。

  3、喜欢进行打击乐活动,感受音乐活动的乐趣。

  4、借助图谱记忆歌词、学习歌曲。

  5、在进行表演时,能和同伴相互配合,共同完成表演。

  活动准备:

  1、《小牧民》的磁带、节奏谱、录音机。

  2、双响筒、铃鼓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

  活动过程:

  1、欣赏音乐,导入课题。

  师: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好听的曲子,我们一起来听一听。

  欣赏后提问:听了这首曲子,你有什么感觉?好象看到了什么?点出曲子的名字是《小牧民》。

  2、分析乐句,感受节奏。

  教师和幼儿一起分析乐句。

  (1)乐曲中哪些地方是表现马儿在奔跑的?我们来用手拍出马蹄的节奏。

  (2)下面的乐句表现了什么?可以用什么节奏来表示呢?这一句节奏比较舒缓、悠扬,我们用慢一点的节奏表示。

  (3)小牧民看到这些心里非常高兴,看在眼里喜在心,喜在心,我们一起来拍一拍。

  (4)最后一个乐句表现的是什么呢?

  师:小朋友拍得真棒!那你们能听着音乐从头到尾拍一遍吗?我们来试试看。(提醒幼儿眼睛看节奏谱,听好前奏)

  3、出示乐器,讲解角色的分配。

  (1)师:今天,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双响筒和铃鼓,你们认为哪种乐器能表示马跑的声音?(双响筒)对,双响筒发出的声音就象马跑的声音。(教师指节奏谱第一乐句)下面一句用什么乐器来演奏呢?你是怎么知道的?这个笑脸表示什么呀?(表示很高兴,两种乐器一起演奏)幼儿初步学习分析节奏谱,知道要看节奏谱上的标记分角色。

  (2)幼儿拿出乐器,看着图谱,自己练习一下节奏。(自由练习)

  (3)听音乐,看图谱,演奏两遍,教师评价并纠正。

  (4)交换乐器演奏两遍。

  4、结束部分:

  师:听了小朋友的.演奏,老师真想立刻骑上马在草原上奔跑,你们想吗?好,我们一起来骑马吧!(幼儿学骑马听音乐走出教室)

  活动反思:

  这是一首非常动听的曲子,讲述的是小牧民在大草原上骑马飞奔、高声欢呼的情景。课堂上,孩子们积极动脑,气氛活跃。对于音乐情绪的把握,音乐节奏的把握,孩子们有着较强的理解能力。可是,由于我害怕给予孩子太多自由空间,会致使课堂难以驾驭,因此节奏谱都是我事先做好的,现在想来:如果能给孩子一个自己编节奏的机会,那效果一定会更好。如谭的马蹄声,可以启发幼儿自己编一编:你想用什么节奏来表示马蹄声?你来拍给大家看!这样,不仅调动了孩子的积极性,而且还给予了孩子一个创造的机会,教育中提倡的不正是要多给孩子一些创造的机会吗?

  小百科:牧民,指放牧牲畜并以此为生的人。

大班教案 篇4

  【设计意图】

  大班的孩子喜欢跳、爬、钻、绕,在熟悉了小马运粮的这个故事后,为激发幼儿在游戏活动中的竞争意识和合作能力,培养孩子战胜困难克服困难的和决心和信心,使孩子们能够

  在今后的生活中勇于面对困难。所以进行了此户外游戏活动的训练。

  【活动目标】

  1、发展幼儿爬行、绕过障碍物跑、跨越、跳越的能力以及动作的协调性和灵活性

  2、激发幼儿游戏活动中的竞争意识和合作意识,培养孩子的.合作能力。

  【活动准备】

  平整的场地、软垫子、障碍物小椅子、绳子、沙袋、羊角球。

  【活动过程】

  1、活动开始:

  老师带领幼儿两路纵队进入活动场地,进行热身运动:双臂绕环手腕、原地跑跨跳。

  2、引出活动主题,介绍场地,创设情境:

  师:马棚里住这一匹老马和一匹小马,有一天,老对小马说:“孩子你已经长大了能帮妈妈做点事吗?”小马高兴地说:“怎么不能,我很愿意帮您做事”。老妈说:“那好啊,

  你把这半口袋粮食给奶奶送去好不好?”于是,小马就驮起粮食飞快的向奶奶家跑去———————

  小马在运粮去奶奶家的路途中一共经过四个地方,第一个森林,它要绕过树桩(小椅子)走出森林,第二个是跳过一个小土堆(沙袋),接下来是要爬过一块草地(软垫子),

  最后要跨过一条河(两根绳子)。

  3、穿过障碍,练习助跑跨跳。

  教师提醒总结:

  小朋友到小河边千万不要停下来,这样会跨不过去掉到河里。跨的时候,步子要迈大,腿抬高才能跨过去。回来的时候,从队的两边跑回来,排在队尾。大家要有秩序,前面一个

  孩子穿过森林后,下一个孩子就开始跑。咱们看看那匹小马最听话,表现最勇敢。

  幼儿分组

  现在我们将分成两队,要求幼儿背上羊角球进行比赛。

  4、结束部分

  教师对认真玩游戏的小马提出表扬,幼儿进行放松整理运动。

  【活动延伸】

  回家后与爸爸妈妈一起做小马运粮的游戏活动。

  【活动反思】

  本节课用幼儿感兴趣的方式发展基本动作,孩子们会觉得很有趣,也能发展孩子的爬、绕障碍物跑、跨越、跳越的能力,培养幼儿坚强勇敢乐于助人的良好品质。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唱准歌曲旋律,用连贯和跳跃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深情和快乐情绪。

  2、迁移知识经验,为歌曲创编新歌词。

  3、与同伴协调一致地歌唱,表达唱"家"爱"家"的情感。

  活动准备

  1、有诗歌、想象画"家"的.仿编经验。

  2、人手一张纸和一支画笔。

  活动过程

  一、在《小手歌》乐曲伴奏下进教室

  二、感受歌曲《家》的旋律与节拍

  1、倾听乐曲旋律和节拍。

  2、随音乐拍出新曲节拍。

  3、表现乐曲的连贯与跳跃。

  三、学唱歌曲

  1、教师范唱。

  2、理解和记忆歌词。

  3、整首学唱。在歌曲音乐的伴奏下,边看图边唱歌。

  4、有表情地歌唱。

  四、为歌曲创编新歌词

  五、复习活动

  六、《幸福拍手歌》

  在乐曲伴奏下,继续创编新词,并边唱边走做动作。

  效果分析

  我们班的小朋友对音乐很多很感兴趣,在活动中,我把歌曲的歌词和前几天学习的儿歌《家》结合起来,小朋友学得非常快,效果也很好。用连贯和跳跃的演唱方法,唱出歌曲的深情和快乐情绪。儿童网站

大班教案 篇6

  随着现代科技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也随之提高了,而其中也给大家带来了许多隐患,即环境问题带来的灾难。人们也从身边的点滴开始重视了,一些绿色行为也兴然而起。由此我们产生了一系列的“绿色”主题活动,即绿色食品、绿色厨房、绿色能源、绿色装修、绿色旅游、绿色消费等。使绿色精神以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

  绿色系列活动一 ---小实验:绿色厨房

  目的:通过实验使幼儿在动手操作中了解厨房的一些科学现象

  准备

  ①了解“绿色厨房”的有关知识

  ② 厨房用品、水果、榨汁机等

  过程:

  厨房爷爷的话:亲爱的孩子,你们知道,我最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吗?我喜欢果汁的色彩,喜欢天然的食品清洁剂,不喜欢腌制食品。知道为什么吗?请你们做些小实验吧!

  * 实验一 果汁的颜色

  1、第一步:我来榨果汁

  教师提供各种水果,幼儿自由榨果汁,启发幼儿看一看、闻一闻、尝一常,了解各种水果的特征。讲一讲每种果汁的不同味道。知道果汁中含有许多“水”。

  2、第二步:我用果汁来画画

  教师提供白纸、毛笔。启发幼儿画出自己的心愿画,然后把果汁画拿到太阳底下晒。当果汁干后,让幼儿发现果汁画的特征。

  3、第三步:我用果汁来染布: 每组一块白布,让幼儿把白布浸泡在果汁中,等一段时间后拿出白布,变成了五颜六色的染布。

  *实验二 天然食品清洗剂

  幼儿用可乐给硬币去污,茶叶水洗头,酸醋插家具、米糕去果汁、米汤拖地、面条水洗碗等。

  绿色活动系列活动二 ---亲子游戏:绿色能源

  目的:关注周围生活中各种能源的使用状况,能区别绿色能源与非绿色能源,了解常用能源的特点

  准备:绿色能源或非绿色能源标志若干

  过程:请爸爸妈妈挂上绿色能源标志和非绿色能源标志。如:水能、风能、太阳能、沼气等绿色能源;煤、石油、等非绿色能源。幼儿选择一种能源,说出为何喜欢这种能源及这种能源属于什么能源,即绿色能源和非绿色能源。

  绿色系列活动三 ---角色游戏:绿色食品

  目的:在游戏中进一步了解绿色食品,学会对食品进行分类、比较,知道怎样选择绿色食品。

  准备:普通食品、绿色食品,超市场景设置

  过程

  1、食品分类:天然食品、膨化食品、有色食品、饮料等。

  2、讨论:膨化食品、油炸食品、有色食品的害处。

  3、认识绿色食品标志,了解绿色食品的好处。

  4、绿色食品超市游戏:幼儿分角色活动,在游戏中让幼儿感绿色食品是最安全的选择,并告诉大家都来选用绿色食品。

  绿色系列活动四 ---社会调查:绿色装修

  目的:通过调查了解和关注装修的不同给人们带来不同的结果,知道绿色装修的重要性

  准备:调查表若干

  问 题 结 果

  家庭一号 你对装修有研究吗?你准备选择怎样的装修?(绿色的、便宜的、随便)

  家庭二号 绿色装修的含义是什么?你会选择绿色装修吗?

  家庭三号 在装修材料上,周边环境上有什么要求?

  过程:

  1、让幼儿扮成小记者在马路上对各类人群进行现场调查,统计调查表的结果。

  2、实地考察:参观各类装修好的房子。

  3、请环境监测站的叔叔阿姨谈谈当今人们装修情况

  4、畅想:你喜欢怎么样的家?

  绿色系列活动之五 ---现场讨论:绿色旅游

  目的:在家长、幼儿、教师共同相互的探讨中关注绿色旅游的'重要性,认识一些绿色产品,爱护大自然。

  准备:一些行为照片

  过程:家长、教师、幼儿集中在一起开展现场讨论,主题是绿色旅游。谈谈自己的所见所闻及看法。如:快餐盒的丢弃、果皮的乱扔、踩踏草地、草地留宿、文物建筑的破坏及一些随带物品(包括一次性用品的使用和多用性物品的区别,应使用多次重复使用的物品)。最后告诉人们:除了脚印什么都不要留下;除了照片什么都不带走。

  绿色系列活动之六 ---实践活动:绿色消费

  目的:从自身做起,从小事做起,实行绿色消费,通过实践了解绿色消费

  准备:调查表

  理解绿色消费的概念

  一些废旧图书、剪刀、纸等

  过程

  一、 绿色消费调查汇总

  调 查 内 容 调 查 结 果

  1 平时吃绿色食品吗?

  2 家里的冰箱是环保型的吗?

  3 买物品时寻找绿色标志吗?

  4 洗衣服分几次洗?

  5 旧衣服怎么办?

  6 洗脸水怎么处理?

  7 夏天,家里怎样乘凉的?

  8 家里装修使用什么材料?

  9 过节送贺卡好吗?

  二、讨论:怎样消费才算绿色消费?

  让幼儿了解从身边点滴起,节约每一份资源。如:爱护图书、修补图书、自制玩具。

  三、小结:

  使用绿色食品、绿色产品、绿色包装、绿色汽车、绿色装修、绿色厨房、都是绿色消费的行为。

  绿色带来的惊喜与思考:

  绿色系列活动热热闹闹地开展起来了,孩子们乐在其中、学在其中。孩子、家长、教师的环境意识也随之增强了。随时随地的环境行为都被关注了。形成了一个绿色互动网。使“一个孩子带动一个家庭,影响整个社会”的教学宗旨深入每个环节、每一个教学日程安排。使孩子们学到了许多知识。如:在系列活动“绿色能源”活动过程中,孩子们与爸爸妈妈做游戏,了解了绿色能源的家庭成员有风能、太阳能、沼气等。非绿色能源有煤、石油、汽油。由此他们每时每刻都能关注周围生活中的各种能源,会尽量选择一些绿色产品,懂得节约能源的重要性。又如在“绿色装修”调查活动中,孩子们学会了一些调查方法。知道绿色装修与人们健康之间的关系,从而在最后的畅想活动中充分展示了自己的调查结果,畅想了自己对现代装修的一些疑问,使孩子们的能力素质在活动中得到了飞跃发展。

  而绿色活动同时也给孩子、家长、老师带来了一些思考:

  ① 怎样把“绿色教育”真正渗透于一日活动之中?

  ② 绿色系列活动怎样更完善、更深入下去?

  ③ 绿色产品、绿色能源与人们现实生活中情况之间的矛盾怎样解决?

大班教案 篇7

  设计思路:

  《欢乐颂》是一首名曲,是德国音乐家贝多芬写的。孩子们对唱歌很感兴趣;唱歌本身就能抒发幼儿的情感,但他们缺乏一种唱歌的激情;《欢乐颂》正好能让幼儿在唱歌中体验欢快的情绪。因此我选择此课进行教育教学活动。

  活动目的:

  1.能感受歌曲欢快的情绪。

  2.学习二声部合唱,学唱歌曲。

  3.能用自然好听的'声音歌唱。

  活动重点:

  重点是引导幼儿和谐地进行二声部合唱。

  活动准备:

  节奏图谱、磁带

  活动过程:

  一、 感受音乐:

  1、小朋友喜欢唱歌吗?唱歌时我们能感受到高兴、快乐。今天老师给小朋友带来一首好听的歌,我们先来听一听这首曲子,感觉怎么样?(快乐的、悲伤的)

  2、我来表演,你来猜一猜,歌中会唱什么?

  3、我来唱,但不出声,看着老师的动作和嘴,猜一猜歌中会唱什么?

  二、 学歌词

  1、这首歌到底唱了什么呢?听一听录音机里的小朋友市怎么唱的?(根据幼儿说的出示相应的图片)

  2、歌中还唱了什么?听一听老师是怎么唱的?

  三、 学唱歌

  1、教师大声唱,幼儿小声唱。

  2、幼儿一起唱。

  3、这首歌曲的名字叫《欢乐颂》,什么是欢乐呢?找一找歌中表现欢乐的地方。小朋友应该怎么唱?

  4、我们加上动作边唱边表演。

  四、 学唱衬词

  1、这首歌你会用“啦”来唱吗?(教师师范)

  2、师幼一起用“啦”唱欢乐颂。

  五、 二声部合唱

  1、教师唱歌词,幼儿唱衬词(互换)

  2、幼儿分组合唱二声部

  活动延伸:

  我们出去把这首好听的歌曲唱给别的小朋友听吧。

大班教案 篇8

  活动目标:

  (1)感受对换后大人小孩的不同变化。

  (2)体验做老师的乐趣与辛苦。

  (3)能分析故事情节,培养想象力。

  (4)运用已有生活经验,根据画面大胆想象、推测并表达自己对故事情节的理解。

  活动准备:

  《对换节》图画书,教学课件(PPT)

  “我最想做的老师的事"调查表

  根据“我最想做的老师的事”调查表上孩子的想法,准备相应的物品(如老师的工作服、口红、高跟鞋,等等),注意对孩子保密

  活动过程:

  (1)讨论交流,理解名字

  (出示封面)这几个字认识吗?

  什么叫“对换"?猜猜“对换节"是什么意思?这是一个怎样的节日?

  (2)欣赏理解,感受变化

  ①出示第2面:

  对换节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

  (参出示第3~15面:

  对换节里,大人做些什么?

  大人们开心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小结:对换节里,大人做着小孩的事,他们很轻松、很快乐。

  ③出示第16~21面:

  对换节里,小孩子做什么?

  小孩们快乐吗?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为什么他们会不快乐?

  小结:对换节里,小孩做大人的事,一切都乱了套。

  (3)大胆表述,体验对换

  你想过对换节吗?

  你最想和谁对换?

  你最想做老师的什么事情?

  今天我们也来过“对换节”。这里有许多老师的东西,你可以看一看,选一选,试一试,用一用。

  幼儿感受、体验。(教师注意孩子的安全,如孩子穿上老师的高跟鞋走路等。体验的时间可长一些,一日生活中的运动、学习、区角等环节都可)

  (4)交流分享,表达表现

  ①出示第22~23面:

  我们的“对换节”结束了,你有何感想?

  故事里的对换节结束了,大人和小孩又各有怎样的感受?

  现在,你还想和大人对换吗?为什么?

  小结:有很多大人做的事情,我们现在还不能做。

  ②幼儿表现表达:

  我知道,你们就像故事中的小孩一样,很想做大人的'事情,很想对大人说说你们的想法。这里也有“对换节”的图书,你们可以把最想做的大人和老师的事情、最想对大人和老师说的话,画下来,说给大人们听。

  活动反思:

  故事中有“对换节”,小孩子可以做大人做的一切事情。故事通过讲述在对换节里大人和小孩角色对换后发生的有趣事情,让孩子们明白一个道理:大人很辛苦!也让大人们清楚,小孩也有自己的想法。一次对换引发了互相尊重、体谅的思考。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经典)大班教案12-25

(经典)大班教案05-08

大班教案(经典)04-17

大班教案07-23

《落叶》大班教案12-22

《拼音》大班教案09-11

《灶》大班教案10-04

蚯蚓大班教案11-24

大班活动教案12-21

大班拼音教案10-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