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美术教案模板汇总九篇
作为一名人民教师,编写教案是必不可少的,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美术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美术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喜欢参加美术活动,感受绘画的乐趣。
2、知道鲨鱼、章鱼、小丑鱼的结构特点,并用绘画表现出来。
3、运用不同的方式创作美术作品。
教学准备:海底世界的照片、油画棒、各种颜色的手工纸、皱纹纸、胶水、剪刀。
教学过程:
一、开始部分:
教师:"小朋友,你们去过海底世界吗?上个星期老师也去了海底世界,看到海洋里的鱼漂亮极了,我把它们的照片拍了下来,你们想看吗?" 教师带着孩子一起参观已经布置好的墙面。 教师介绍鱼的形状、颜色及海洋里的景色。
二、基本部分:
1、播放《海底总动员》的光盘
教师:老师一放这个光盘小朋友们就都笑了,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动画片吗?
幼儿:海底总动员
教师:谁知道《海底总动员》里,有什么鱼?
幼儿:有小丑鱼、鲨鱼、章鱼、还有海龟……
2、它们长的什么样? 教师分析鱼的结构,介绍鱼的画法。
①小丑鱼。先画一个不封口的椭圆,画出鱼头,再画鱼的眼睛,开口处画鱼的嘴巴,然后画鱼鳍,有背鳍、胸鳍、腹鳍,最后给小丑鱼画上美丽的花纹,可以是长条、三角,也可以是圆圈。
②章鱼。先画一个不封口的圆,在圆上画章鱼的眼睛、嘴巴,最后画章鱼的触手,是长长的椭圆,弯弯曲曲的,可以多画几个。
③鲨鱼。先画一个长长的椭圆,后面不封口,再画鱼鳍、鱼尾,最后画鲨鱼的眼睛、嘴巴、鳃裂。
3、交待作业要求,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老师给小朋友提供了很多材料有油画棒、各种颜色的.手工纸、皱纹纸、胶水和剪刀,小朋友可以根据自己的需要去拿。鱼的颜色可以涂得鲜艳些,还可以画些水草、珊瑚、贝壳,这样画面就丰富了。幼儿作画,教师适当指导能力差的幼儿画鲨鱼、章鱼,并安排好画面;鼓励其他幼儿均匀涂色,大胆的想象。
三、结束部分:
将幼儿作品和海底世界的照片贴在一起,形成一幅大的"海底世界"墙饰,引导 幼儿欣赏,并说说哪些鱼画得好,为什么。
美术教案 篇2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体会不同工具所画出的线条特色和美感,用富有变化的线条描绘形象。 过程与方法目标:尝试画出轻重、粗细、疏密、快慢、虚实等不同变化的线条描绘形象,体会线条的不同表现力、节奏感和丰富的表现力。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体会线条传达出的不同美感,感悟作者的性格、偏好及微妙情感。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体会不同工具所画出的线条特色和美感,尝试画出轻重、粗细、疏密、快慢、虚实等不同变化的线条,表达出作者微妙的情感,体现性格和偏好。
教学难点:学生用富有变化的线条描绘形象,体验线的丰富表现力。
教学设计
一、激发兴趣,导入课题
师:同学们,你们平时都用什么工具画画? 生:(学生回答)
师:今天老师用一样特殊的工具来画,你们能看出我画的是什么吗?(老师出示绸带)老师就用这根带子作为画笔来画,你们边看边猜老师画的是什么?(师舞动绸带画波浪、山脉、龙卷风、河流、漩涡等)哪位同学也想上来试试?我们猜猜他画的是什么?(请学生上台表演)这些舞动的线条是不是很神奇啊,今天我们就一起来体会一下这神奇的线条,感受线条的魅力。(揭题)
设计意图:老师利用绸带代笔画出各种丰富的线条能激发学生好奇心,点燃他们学习的热情,让学生上台舞动绸带描绘形象能进一步让大家感受到线条丰富的变化,为下面的教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二、欣赏大自然中的线条,感受线条的魅力
师:说到丰富、美丽的线条,在我们生活中、在自然界就有许多,一起来欣赏。(课件)
1. 这是城市中的高楼大厦,直直的线条给你怎样的感觉?
生:学生回答(引导学生说出直直的线条向上伸展,有一种挺拔坚韧向上的感觉)。
2. 坚硬的山石上居然有这么美丽的线条,由于形态不同带给我们的感觉还不一样,谁来说说?
生:学生回答(引导学生感受画面,左边的线条粗粗细细,温柔舒展,右边的却曲曲折折,有粗糙、坚锐的感觉)。
3. 这是树木年轮和漩涡的线条,它们都是一圈一圈,从中心扩散出去,但却给了我们什么不一样的感受?
生:学生回答(感受年轮是凝固的线条,漩涡的线条给人旋转的动感)。
4. 这是城市立交桥的夜景图,这些流畅弯曲的线条让你想到什么?生:学生回答(弯曲流畅的线条充满了活力,让我们感到这是一个现代化的大都市)。 师:同学们,除了刚才我们欣赏到的,你们还发现生活中有哪些漂亮的线条,谁来说一说? 生:学生回答(柳树的枝条、水的波纹、流线型汽车、雨丝、斑马、海螺花纹等)。 师:通过欣赏交流我们一起来总结下线条有哪些形态特征?(课件) 生:学生回答(引导学生回答线条有粗细、长短、疏密、曲直的不同形态)。
师:这些长短、粗细、曲直不同的'线条都是线条的魅力。(长短、粗细、疏密、曲直)老师边说边板书。
三、学生第一次作业
1. 师:同学们,现在老师要考考大家,根据我们总结的知识,你能用手上的笔简单地画一画刚才我们见到的不同线条吗?随便用绘画工具画,线条的变化越多越好,(每个学生的工具不一样)2分钟时间。
2.作业反馈。
师:刚才同学们使用不同工具来描绘线条,这些线条给人的感觉是否一样,来欣赏下。(老师把学生用不同工具勾画的线条在投影仪上展示,请学生说感受,主要重点分析不同工具画的线条特点,发现不同工具画出的线条可以带给人不同的美感)
(炭笔:松软层次丰富,有轻重、深浅、粗细变化。水彩笔:颜色纯净,粗细、深浅变化不明显,线条边缘光洁。铅笔:层次清楚、刻画细腻、质感逼真。)
四、教师范画
师:同学们,其实咱们画中国画的毛笔如果画在宣纸上那线条变化可丰富了,看老师的笔先蘸上水,笔尖上蘸一点墨画出的线条会有怎样的变化?如果老师运笔的速度变一下,执笔的方式不一样看看线条还会产生怎样的变化?
生:老师示范,学生回答(引导说出有浓淡、干湿、虚实、枯润的变化并板书)。
师:在外国人的眼中我们的毛笔是非常神奇的,它有非凡的表现力。其实画家是最善于用这些变化的线条来描绘作品,来欣赏一下。(课件)
设计意图:通过老师范画,学生对水墨画工具描绘线条的变化会有更直观的了解感受,对不同工具表现不同线条有更进一步的认识。学会用这些技能技法来描绘、装饰自己的作业,解
决本课的难点。
五、欣赏
1.师:这幅是元代大画家赵孟頫的作品《秀石疏林图》,赵孟頫是古代著名的书画家,他的图画对于线条的运用十分讲究。我们仔细来找一找这幅画上的线条有何特点?我刚才示范的线条的变化,你能找出来吗?(画家是将书法笔法融入绘画中,画面线条有枯润、浓淡、粗细、虚实的对比,展现了中国画非凡的表现力和迷人的魅力)
2.师:这幅作品吸引你吗?有趣在哪里?它乍一看好像线条有点乱,但乱中有序,富有动感。它是美国当代画家凯文?欧森画的钢笔速写,画家抓住大提琴演奏家的动态特征,用看似凌乱的线条,画出了乐手的动感以及酣畅激动的情绪,情感表现非常到位。
3.师:这两幅作品是素描,一幅是荷兰画家伦勃朗的《大象》,还有一幅是德国画家珂勒惠支的《人物》。请同学们比较一下它们画面的线条各有什么特点?(轻松随意的线条准确地抓住了大象的外形特征,表现了质感。用轻重、粗细、浓淡、虚实、明暗不同的线条表现出了物体的空间感. 六、欣赏音乐,学生作业
师:同学们,欣赏了那么多作品,现在我们一起来放松一下听一段音乐,请你们都举起双手随着旋律的变化来打节奏,思考下音乐语汇的哪些内容与线条的虚实、轻重、流畅等丰富变化特别相似。引导学生感知(音乐的旋律变化起伏、音调的高低、节奏的快慢与线条的虚实、轻重、流畅等特点很相近)(课件)。
师:要不怎么说艺术是相通的,音乐和线条都可以表达人的情感,你们看这幅画就是绘画大师安东尼·塔皮埃斯的作品,多么富有个性的画面,通过它我们能感受到画面线条表达了作者的主观情绪等抽象的内容。
设计意图:艺术是相通的,音乐的感觉也可以通过美术的语汇来表现,这样做既丰富了学生的体验又让他们觉得有趣好奇。通过引导学生想象线条的特点与音乐语汇的共同点并用语言描述,可以进一步感知线条的魅力。 七、欣赏学生作业
师:大师的作品固然精彩,同学们的作业也不赖,我们来欣赏他们是怎样用线条来画画的。(课件)
1. 这张作业是一幅什么画?谁可以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描述。(学生回答)师:能找到虚实、粗细、枯润、浓淡变化的线条吗?这位同学用丰富的水墨线条,描绘了近处的树和远处的房子,一派乡村美景。
2. 再看这张,看出来用了什么工具?(炭笔),用炭笔画的同学可以学一学她是怎样用线条表现的,中间的虚实、轻重变化很是精彩。
这张作业是同学用铅笔画的写生花卉,流畅的线条富于变化,让我们感受到了花朵的勃勃生机。
八、学生作业
师:接下来的时间就交给你们,我们看一下作业要求:请你用手中的工具在规定时间内,用富于变化的线条描绘一幅简单画面,内容自定(人物、动物、风景都可以)。
九、作业反馈
学生把完成的作业贴上展板,可以自评、互评、点评。(要引导学生结合线条的形态、特征、画面的内容进行点评,可以评价自己的也可以是同学的,还可为同学提出些建议。说说画面上吸引你的是哪些线条?变化体现在哪里?)
十、结束语
今天大家用充满魅力的线条描绘了我们这个多姿多彩的世界,也表现了自己的心情和感受。这些有趣的线条也在打扮着我们的生活。(课件)你们看,向空中发散的礼花给我们带来节日的喜庆,螺旋形的蚊香是老师童年的记忆,流线型的椅子简洁漂亮,你们看这就是利用漩涡线条旋转的形态设计的楼梯,它给人们带来方便的同时还装扮了我们的生活。生活中的线条无处不在,点缀着我们的生活,希望大家多去发现学会欣赏。
作业要求
用手中的工具在规定时间内,用富于变化的线条描绘一幅简单画面,内容自定(人物、动物、风景都可以)。
美术教案 篇3
导入:
同学们,快到“国庆”了,你们想好怎么布置我们的教室了吗?
大家纷纷 ,比如黑板前挂上彩灯,吊起拉花,用气球玩具装饰等。
激发兴趣,培养热爱集体、关心集体的情感。
那么,窗户上装饰什么呢?
窗花……
赏析:
窗花是贴在窗户上做装饰的剪纸(简称窗花)
课件欣赏“各种窗花”。
学生欣赏课件中各种图案的窗花。
充分利用网上教学资源。
探究制作:
你能完成书中的折法吗?书中的花纹是怎样运用的?你能试试吗?
学生根据美术书中提供的力片试着折、折、撕、撕、学习制作简单的窗花。
培养学生识图能力,并引导学生积极思索。
拓展:
怎样撕才图能使图形边线好看?
图文交流、演示。
培养学生的自主民探究精神。
示范:
教师示范:设计方法不同、折法不同、撕去的'形状不同,效果就不同。
根据教师的示范区进一步改进作品。
创作:
协助同学们分成不同的小组,装饰各窗。
分组合作制作窗花。
某小组对某窗进行分工承包,这样既有分工又有合作。
评价:
评出哪组的窗花最有特色(从窗花的形状,色彩的搭配)
互相参观、学习、评价交流。
培养表达能力,锻炼交际能力,体验成功的快乐。
美术教案 篇4
课题:万花筒
课时:2课时
施教时间:9月1日——9月8日
教学目标:
1.了解万花筒的图案是对称的,并描述它的对称方式。
2.用绘画、剪纸、拼贴等方法表现类似于万花筒的图案。
3.试着按照自己的设计来表现色彩。
教学重、难点:
1.能否表现对称的图案。
2.能否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3.能否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教学准备:
教师:课件、一些有万花筒图案的图片,中心对称的图案。示范用的纸、笔、剪刀、胶水等工具。
学生:有万花筒的学生将其带到课堂,带好彩色纸、剪刀、胶水、绘图笔等。
教学活动过程:
第一节:
活动一:玩一玩
传着看看、玩玩万花筒,教师提示学生在玩的过程中找一找万花筒里的花有什么特点?为什么会这样?
分组将各自在万花筒中看到的图案简单的'画一下。
活动二:
展示各组的作业,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的花样是如何对称的。
放课件引导学生观察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角形图案,它是由六个三角形组成的,其中只有一个三角形的花样是真实的,其余五个都是镜子反射出来的,它们都是相同的并且围绕一个中心点对称。
活动三:
教师在黑板上画一个绿色的圆形,然后请两组同学到黑板上画一画在万花筒中这个圆形会变成什么样的图样,在学生绘画、比较的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用“先设计一个图案再复制”的思路来设计对称的图案。
活动四:
大家一起来画一下自己心中的万花筒中的图案,并表现记忆中的色彩的感觉。
作业展示,评价。
札记:有一位学生在画的时候想到了像剪窗花那样把纸折几下,在一个单元格里画出几何图形,再对印到其他格里。我及时肯定了这种办法,孩子们纷纷效仿,不一会就像做游戏一样完成了作业。
第二节
活动一:
教师展示用粘贴方法表现的万花筒,引起学生兴趣。
请学生想一想用什么方法可以简单的制作万花筒中的图案。分组尝试一下。
活动二:
各组向大家介绍、交流自己组找到的简便方法。
(学生很难将对称图案表现得很精确,但这并不重要,重在找到方式方法)
再想一下,除了用彩色纸,还可以用什么材料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讨论)
交流:用扣子、小粘贴、橡皮、夹子、小花片……
活动三:
试着用各种材料来表现万花筒中的图案。
色彩也是考虑的一个方面,可以让学生在观察一次万花筒,将其中认为最漂亮的一个色彩组合记住,并且将它表现出来。
活动四:
收拾与整理。
课后拓展:
在万花筒中最亮的那个六边形图案的外边,还有无数个三角形花样,所以,我们才叫它万花筒。不同的学生看万花筒,得到的感觉也不一样。建议学生试着用多种外形来概括万花筒图案的形状,表现它的缤纷。
试着做一个万花筒。
札记:现在的万花筒里的花片都是塑料的了,反而不如以前用纸片做的效果好。有一位学生拿来了她妈妈小时候玩过的万花筒,在班里传来传去,惹得同学们十分羡慕。有了这个五彩缤纷的宝贝,孩子们的思维便被调动起来了,作业的效果还真不错。
美术教案 篇5
教学目标:
培养表现能力。 美术教案-冷色和暖色
学习美术教案-冷色和暖色的基本知识。
掌握美术教案-冷色和暖色的配色方法。
教学重点:
美术教案-冷色和暖色的基本知识。
教学难点:
冷、暖色的配色法。 美术教案-冷色和暖色
教具准备:
水粉画工具一套、范图。
教学过程:
一、现在很多同学家里装修,同学们肯定听到大人在商量时提到把这个房间布置成冷色调、暖色调,是什么意思呢?(色彩给人的感觉)。
对,给人热的感觉称暖色,给人冷的.感觉称冷色今天,我们就来学习冷色和暖色(板书)。。
二、1 、冷色棗紫、蓝、绿(包括以这种为主的深、浅色)
2 、暖色棗红、橙、黄。 美术教案-冷色和暖色
3 、把各种深浅不同的冷颜色配在一起就构成“冷色调”,把各种深浅不同的暖颜色配在一起就构成“暖色调”在冷色调中可能会有面积很小的一点暖色,这也不影响总的色调。在暖色调中也可有一些冷色调。。
4 、出示各种物品,让学生说说是什么色调的? 美术教案-冷色和暖色
5 、现在说说你家里哪个东西是暖色调的?有些什么颜色?你们家又有什么物体是冷色调的?有些什么颜色?
三、今天 ,我们变来画一画冷、暖色调的图案。
1 、选好一组暖色调的颜色。
2 、一组冷色调的颜色。
四、学生作业:
1 、注意块面之间的颜色搭配。
2 、涂色要均匀、仔细。
3 、注意作业本的整洁。
五、展示:
欣赏一些优秀的作业。
提出一些存在的问题。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初步了解工业产品设计的艺术形式与功能之间的关系
2、掌握工业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
3、尝试进行工业造型内容之一——沙发的设计。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
工业造型设计的灵感来源
三、教具于学具准备:
教具:多媒体课件
学具:橡皮泥、彩色卡纸、牙签等
四、教学过程:
(一)回忆导入
你的家肯定是温馨的,因为你拥有父母的爱、美丽的家园……
是的,无论是简约的中国明式家具布置,还是奢华的欧洲巴洛克风格的布置,或者是明艳的色点,还是冷峻的黑与白,都能从不同的感官上给人与温馨的感觉。
而营造这种温馨感觉的不可或缺的主角便是沙发,有多少种流行方式,就有多少种沙发样式,舒适且造型新颖……沙发能让我们的生活更美好。(出示课题)
(二)观察归类
1、沙发的温馨体现在什么地方?
能窝在沙发里看书、看电视;能倚着椅子的靠背听音乐;能躺在上面小憩片刻……
正由于沙发的这些功能也就决定了它的结构。
2、沙发的结构是怎样的?
基本结构:靠背(有时可能被简约的没有了)
椅座(不可或缺的部分)
舒适的椅座、合适的靠背,这些是沙发的基本“零件”,从无到有是一种发明,从有到无是设计的变异,也是形式感的极致需求,喜欢创造的人们乐意在沙发的扶手、靠背、支撑腿上进行大胆的改造,而那些喜欢事项的人们也会被这些沙发的独特气质所打动,不可否认,这类创意沙发一旦进入居室,便旁若无人的将居室的风格一锤定音。
3、欣赏一组沙发,仔细研究一下这些沙发的设计,尝试归纳这些沙发的设计灵感来哪里?
(1)师生共赏
(2)小组讨论
(3)师生共同归纳
娇艳可爱的鲜花
充满野性的.动物
方正有力的几何体
柔美诱人的曲线形
形象美观的五官
活力四射的运动
可口香溢的蔬果
圆润细腻的瓷器
古老凝重的中国文化
华丽绚丽的欧洲风情……
(三)欣赏提高
师生共同欣赏一组创意沙发,开阔学生视野,打开学生创作思路。
(四)作业
第一周:设计一款沙发
要求:
1、有创意的且有可行性。
2、课后及时收集可以制作你说设计的沙发模型的材料,以备下节课上使用。
第二周:根据第一周的设计图,利用收集到的材料制作沙发模型。
(五)作业点评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标:
1.了解纸拎袋的用途,并能用多种纸张及多种设计方法,来制作漂亮的纸拎袋,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2.通过添画或拼贴等方法来装饰纸拎袋,培养设计意识。
3.培养学生细心和耐心的习惯,并激发对手工制作课的兴趣。
教学重点:
能够运用添画或拼贴等多种设计方法来装饰纸拎袋。
教学难点:
装饰设计的美感与创新。
教学准备:
学生:彩色纸,剪刀,胶水,即时贴和各种装饰品。
老师:示范作品若干,音乐。
课时安排:
一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小朋友,你们见过这样的纸拎袋吗?(展示准备好的纸拎袋)
2.你们还见过哪些形状的纸拎袋?请你们把自己带来的纸拎袋相互交换,给大家看一看,并说说它们有什么用途?
二、制作
1.分析研究:
①研究纸拎袋的外形有什么特点?研究纸拎袋的内部结构是怎样的?
②研究纸拎袋的色彩有什么特色?研究纸拎袋的装饰采用了哪些材料和哪些制作方法,你还有更好的设计想法吗?
(通过小组探究学习,使学生学习自主学习的方法,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2.看一看黑板上挂着的纸拎袋是怎样做的,和同学们带来的'制作方法一样吗?(通过欣赏,拓展学生的视野和感受艺术与生活的紧密联系)
①拿出自己带来的彩色纸,想一想,用你手中的彩色纸能做成什么样子的纸拎袋。
②教师制作,重点提示封口和拎袋处的牢固性。
③出示装饰好的图案和花纹的拎袋给学生欣赏,并比较前后有什么不同,突出装饰拎袋的美观和工艺性。(提示:拎袋上加上图案和花纹就更漂亮了,拓展学生创造性思维,为学生继续再创造提供空间。)
三、布置作业
1.可以做一个有特色的拎袋或实用性很强的拎袋。
2.可以小组合作完成,也可以自己独立完成。
四、展示表演
1.小组交流:介绍自己制作的纸拎袋有什么特色。
2.播放音乐进行包包展示。
美术教案 篇8
活动准备:
1、认识“五一”劳动节的多媒体课件。
2、工人、农民、医生、老师、厨师、司机、售货员的图片。
3、《劳动最光荣》音乐。
活动过程:
1、欣赏歌曲《劳动最光荣》,在精巧的歌曲中引发幼儿活动的兴趣。导入语:今天,老师请你们听一首好听的歌曲,你们听听里面都有谁?
2、介绍“五一”国际劳动节。
老师:这首歌是说小蜜蜂爱劳动,为人们采花蜜,人们都喜欢它,我们人们也爱劳动,过几天就是一个全世界人民的节日,你们知道是什么节日吗?1)老师出示五月一日的日历,请幼儿认读五月一日,提示幼儿想一想为什么字是红色的?这是什么节日?是谁的节日?2)讲授“五·一”劳动节的来历,告诉幼儿五一劳动节是全3)请幼儿说一说,世界劳动、工作的`人都过的一个重大节日。你的父亲、母亲是做什么工作的,你还知道有哪些劳动者?
3、观看《“五一”劳动节》的多媒体课件,认识劳生动民。
1)观看课件,边看边穿插提问和指引,启发幼儿理解劳动者是用自己的劳动为大家服务的人。
2)请幼儿说一说,你知道都有哪些劳动者。
4、出示劳动者图片,指引幼儿建立尊敬劳生动民的感情。
1)观看图片,说一说他们都是谁?是干什么工作的。例如:医生为患者看病,清洁工把街道扫除的干洁净净,司机开车让人们出行更便利,厨师会做好吃的菜,老师教授知识,建筑工人盖高楼大厦,农民种庄稼等等。2)依据幼儿已有经验,谈谈自己身边的劳动者。通过讨论,启发幼儿发现他们的工作和小朋友生活的关系,指引幼儿尊敬他们。
活动延伸:让幼儿为老师、父母或其他劳动者制作一份小礼物,祝贺他们的节日。
活动反思:在活动中运用了音乐带动幼儿歌唱和表演,很好的吸引了幼儿的注意力,活动动静结合。
随后通过提问的方式向幼儿介绍了五一劳动节的来历,介绍了各行各业不同阶层的劳动者,并通过图片观察了解了各行各业的职业特点,组织幼儿互相谈一谈自己父母的职业,并说出他们的辛苦,让幼儿深知劳动是最光荣的事情,潜移默化的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活动中的不足之处,由于小班幼儿对于节日的概念及意义的意识模糊加之没有很多的生活经验,所以在出示各行各业劳动者图片时,不能很快说出劳动者的职业,所以在这次教学活动中幼儿的主体性没有得到很好的发挥,这也是在组织活动前准备及预设不足所导致的。
美术教案 篇9
整体感知
本课主要复习比和比例的意义与性质、比例尺的知识。
本节课知识的呈现是这样的:教材先把比和比例的意义和性质归纳整理成表,通过对比使同学们弄清比和比例的概念,再通过“说一说”、“想一想”、“做一做”等形式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其中,求比值和化简比是同学们容易混淆发生错误的地方,复习时应从“一般方法”和“结果”两方面加以比较,以便使同学们形成清晰的概念,掌握“比较”的学习方法。
在复习比例尺时,要使同学们理解比例尺实际上是一个比,是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比。着重训练同学们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以及根据比例尺求出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
教学内容:教材第101—103页,完成第101—102页和第103页上面的“做一做”,练习二十二的第1—9题。 素质教育目标
(一)知识教学点
1.理解比和比例的意义和及性质。
2.理解比例尺的含义。
(二)能力训练点
1.会化简比和求比值,会解比例。
2.能正确地解答有关比例尺的应用题。
(三)德育渗透点
引导同学们探索知识间的联系,激发同学们学习兴趣。 教学步骤
一、基本训练
二、归纳整理
1.比和比例的意义及性质
(1)教师引导同学们回忆所学知识并完成下表:
(2)说一说,比和分数、除法有什么联系?根据同学们的回答完成下表:
(3)提问:比的基本性质有什么作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呢?
引导同学们小结几种比的化简方法:
①整数比化简,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除以它们的最大公约数。
②小数比化简,一般是把前项、后项的小数点向右移动相同的位数(位数不够补零),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方法化简。
③分数比化简,一般先把比的前项、后项同时乘以分母的最小公倍数,使它成为整数比,再用第一种说法化简。
④也可以用求比值的方法化简,求出比值后再写成比的形式。
例2 解比例 12∶x=8∶2
指名同学们说出解法,教师板书。
(4)做教材第101页的“做一做”
①李师傅昨天6小时做了72个零件,今天8小时做了96个零件。写出李师傅昨天和今天所做零件个数的比和所用时间的比。这两个比能组成比例吗?为什么?
②甲数除以乙数的商是1.4,甲数和乙数的比是多少?
2.求比值和化简比
同学们做完后,组织同学们比较求比值和化简比的区别,并整理成下表:
(2)完成教材第102页“做一做”的题目,做完后集体订正。
3.比例尺
(1)教师出示一张中国地图,让同学们观察后提问:
②什么叫做比例尺?这个比例尺的含义是什么?(表示实际距离是图上距离的6000000倍)
(2)完成教材第103页上面的“做一做”的题目,做完后集体订正。
(3)反馈练习
在一幅地图上,用3厘米长的线段表示实际距离900千米。这幅地图的比例尺是多少?在这幅图上量得A、B两地的`距离是
2.5厘米,A、B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一条长480千米的高速公路,在这幅地图上是多少厘米?
三、巩固发展
1.填空。
(1)根据右面的线段图,写出下面的比。
③甲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 )。
④乙数与甲乙两数和的比是( )。
不变,后项应该( )。如果前项和后项都除以2,比值是( )。
(4)把(1吨)∶(250千克)化成最简整数比是( ),它的比值是( )。
(6)如果 a×3=b×5,那么 a∶b=( )∶( )
(7)如果a∶4=0.2∶7,那么a=( )
(9)甲数乙数的比是4∶5,甲数就是乙数的( )
2.选择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 )里。
(1)1克药放入100克水中,药与药水的比是( )。①1∶99 ②1∶100 ③1∶101 ④100∶101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7-21
美术教案模板10-29
创意美术教案10-04
《南瓜》美术教案12-25
美术教案(实用)07-31
大班美术教案09-29
大班美术教案05-11
(通用)美术教案12-04
[荐]美术教案09-24
(热门)美术教案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