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大班教案范文汇总六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教职工,常常需要准备教案,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弄通教材内容,进而选择科学、恰当的教学方法。快来参考教案是怎么写的吧!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大班教案6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大班教案 篇1
活动准备
废旧彩笔帽,颜色艳丽的小长方形即时贴。
教室内墙上、窗户上贴有大红喜字,屋顶挂有幼儿自制的彩色吊环。
《老鼠嫁女》PPT,图片(太阳、乌云、大风、围墙、老鼠爸爸、老鼠女儿、猫),图卡每人一份。
和家长一起搜集关于太阳、鸟云、大风、围墙、老鼠、猫各有什么厉害的本领,以及其他小动物本领的资料。
重点难点
能够运用已有经验,大胆表述自己的想法和理由。
通过分组讨论,迁移经验,能把心里所想的老鼠女儿所嫁的对象画出来,并说出理由。
活动目标
感受故事诙谐、幽默的风格。
理解故事内容,了解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
通过分组讨论,运用已有经验,大方、自然地表述改编后的故事结尾。
活动过程
1.导入环节,以谈话形式引出故事
请幼儿观察班级环境,有什么变化?
幼儿A:门上贴有喜字。
幼儿B:屋顶有我们做的彩色吊环。
师:今天班里装扮得这么漂亮,你们猜猜有什么事情发生?
幼儿A:结婚的时候才贴喜字呢!
幼儿B:对,对,结婚的时候还要吃喜糖呢!
师:“今天有一个小动物也要结婚了,咱们一起看一看它要嫁给谁?”
(析:在课前我问过几名幼儿,他们或有过参加婚礼的经验,或在电视上看过结婚的场面。我首先在环境中营造出喜庆的氛围,并引导幼儿细心观察,给幼儿留出悬念,带着问题去欣赏故事。)
2.观看PPT,了解故事中的主要人物及情节,并用回忆提问法把图片贴在黑板上,帮助幼儿掌握故事中人物之间的关系。(边提问边贴图片。)
(欣赏故事后)提问:
(1)故事中谁家要嫁女儿? (老鼠)
(2)老鼠爸爸最开始想把女儿嫁给谁?(太阳)
为什么老鼠爸爸想让女儿嫁给太阳呢?太阳有什么厉害的本领?
幼儿A:太阳能发出光,能把衣服晒干。
幼儿B:太阳能让小草、小花和大树长高。
幼儿C:太阳照在身上暖暖的`,很舒服。
师:“太阳这么厉害,为什么老鼠爸爸没有把女儿嫁给太阳?”(因为乌云能把太阳给遮住。)
“乌云有什么厉害的本领呢?”
幼儿A:乌云把太阳遮住就什么都看不见了,全都是黑的。
幼儿B:乌云能下雨、闪电,特别吓人!
师:“乌云这么厉害,那老鼠爸爸把女儿嫁给乌云了吗?”(没有,因为风能把乌云吹走啊!)
“风有什么厉害的本领?”
幼儿A:我在电视上看的,大风能把房子吹走。
幼儿B:大风还能把树吹倒。
师:“你们说的是龙卷风,风力特别大。现在你们看看窗外,树叶在动,今天外面也有风,是微风,但是你们能感觉到吗?为什么?”(感觉不到,因为我们坐在教室里。)
“对,咱们坐在教室里面,有围墙挡着,我们就感觉不到风了。围墙有什么作用呢?”
幼儿A:如果下雨,我们就淋不着了,下雪也淋不到了。
幼儿B:刮风也不怕了。
师:有了坚固的房子、围墙,我们才能在这里学习,做游戏。那老鼠爸爸把女儿嫁给围墙了吗?(没有。)
谁比围墙厉害?(老鼠。)
为什么?(老鼠能在墙上打洞。)
但是老鼠又怕谁呢?(猫。)
(析:在本环节,利用图片回忆故事情节、内容及人物关系,为幼儿创设宽松的语言环境,激发幼儿的积极性,幼儿再现已有经验,能准确地说出故事中各人物的本领、作用,并初步明白故事中一物比一物强的寓意。)
(3)和幼儿一起看图片,了解故事中的人物关系,知道一物比一物强的道理,并发挥想象创编故事结尾。
师:你们看(看黑板上的图卡),老鼠爸爸最开始想把女儿嫁给最厉害的太阳,可是(乌云能把太阳遮住),老鼠爸爸又想把女儿嫁给乌云,可是(大风又能把乌云吹走),它又想让女儿嫁给大风(大风被围墙档住了),它又想让女儿嫁给围墙,可是(老鼠在围墙上打洞)”,故事中每一个形象的本领都特别厉害,但是和其他的形象一比较,它就不厉害了。
(析:强化幼儿一物比一物强的寓意,让幼儿知道世界上没有绝对的强大。)
师:“故事的结局是什么?”(老鼠女儿嫁给了猫,可是猫把老鼠给吃了。)
你们觉得这个结局好吗?(不好,老鼠女儿太可怜了。)
你们能想到比猫厉害的动物吗?
幼儿A:老虎。
师:“有人知道有比老虎还厉害的动物吗?”
幼儿B:大象一抬脚就把老虎给踩下去了。
师:“有人知道有比大象还厉害的动物吗?(没有了。)
如果老鼠女儿没有嫁给猫的话,嫁给大象可以吗?你们还能想到更好的答案吗?
(析:发散幼儿思维,让幼儿大胆思考。)
3.引导幼儿改编故事结尾,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大胆猜想。
(1)个别幼儿回答老鼠女儿应该嫁给谁?为什么?
幼儿A:应该嫁给大象,因为大象能保护老鼠女儿。
幼儿B:应该嫁给白云,带着老鼠女儿到天上玩儿。
(2)分组讨论,讨论出一个本组认可的最佳答案,派出一个代表告诉大家本组答案。(其他组可找出理由反驳。)
4.迁移经验,把自己心里想的老鼠女儿应嫁的形象画出来。
(可提问三、四名幼儿来说一说自己的故事结尾。)
5.延伸活动
制作喜糖,渲染气氛。(活动自然结束。)
大班教案 篇2
活动目标:
1、学习用团纸粘贴的方法制作葡萄和葡萄串。
2、学会亲手制作皱纹纸粘画.
3、学会与人合作。
4、体会手工制作葡萄的乐趣和美感。
活动准备:
1、彩色皱纹纸团若干和报纸团若干。
2、白乳胶,牙刷若干。
3、画有葡萄形状的画纸幼儿人手一份.
活动过程;
一、谜语导入
1.教师出谜语请幼儿猜。
师:小朋友们今天老师想请小朋友们先来猜一谜语,小朋友们你们可要仔细的听好了呀!“弯弯的树,弯弯的藤,弯弯的藤上挂珠珠,串串珠珠酸又甜”打一种生活中常吃的水果。小朋友们你猜到了吗?
幼:葡萄
师:小朋友们真聪明。
二、讨论葡萄的特点及形状特征。
师:那你们见到的葡萄是什么颜色的'?
幼:紫色,绿色,红色······
师:那你们知道葡萄是什么形状的?
幼:三角形。
师:那我们现在来看一看葡萄是不是你们所说的那样.
三、观看葡萄图片,激发幼儿制作兴趣。
1.教师出示图片让幼儿观看。
2.教师再次强调葡萄的外形特征。
四、出示示范作品。
1.引导幼儿观察示范粘贴画。
师:小朋友们看一看这串葡萄和你们刚刚看到的有什么不一样的?
幼:葡萄有好多种颜色。(幼儿自由回答)
师:漂亮不?
幼:漂亮。
2.教师讲解示范作品的制作方法。
师:你们知道这串葡萄是怎么做的?
幼:把小纸团粘上去就好啦。
师:你们看一看叶子是用什么粘的?
幼:报纸团。
师:那葡萄呢?
幼:皱纹纸团。
师:小朋友们真棒。
3.教师介绍作画的工具和材料。
师:这是皱纹纸团和报纸团,还有白乳胶,还有你们拿来的牙刷。
五、幼儿作画,教师指导
1、幼儿亲手做的时候,教师要巡回指导。
2、提醒幼儿粘葡萄的顺序,画面整洁。
3.提示幼儿葡萄的外形特征是上多下少成个倒三角形。
六、作品展示
展示个别幼儿的作品
七、活动延伸
在美工区投放相关的材料,让幼儿课后便于操作。
大班教案 篇3
活动目标:
1.理解“稀奇古怪”的定义,感受绘本中动物的独特并产生好奇。
2.结合已有经验,大胆想象并尝试创编,体验创编带来的乐趣。
活动准备:
PPT、记号笔、纸
活动过程:
1.引题
小朋友,你们去过动物园吗?你们在动物园看见过哪些动物?
今天董老师带你们去一个稀奇古怪的动物园,看看那些稀奇古怪的动物好吗?
2.看图讲述,激发幼儿兴趣
出示PPT1
这是醉醺醺范特。小朋友,你们看,醉醺醺的范特生长在哪里?(花盆)这真的一只奇怪的动物,它居然生活在花盆里!它为什么会长成醉醺醺的样子呢?(幼儿猜测)
(总结:范特是一只长在花盆里,喜欢喝酒的奇怪动物。)
出示PPT2
这是布洛思,小朋友看布洛思生活在哪里?(幼儿猜测)你们觉得它平常吃什么过日子?(幼儿猜测)
(总结:在丛林里,住着这种动物布洛思,它靠吃人和茶叶过日子。幸亏我知道它的脾气,我都不敢靠近它。)
出示PPT3
这是马费,你们看到马费了吗?(没有)你们看到马费的脚印了吗?(没有)那你猜猜马费去哪里了?(幼儿猜测)
(总结:它刚刚去吃晚餐,这个狡猾的老家伙,我想它准是走了,把脚印也擦得看不见!)
出示PPT4
这是可怕的菲苏斯,谁能来讲一讲可怕的费苏斯?(幼儿猜测)
(总结:这是一只长了二十条腿的菲苏斯,我一想到它都觉得很害怕。)
出示PPT5
这是长脖子兽,谁能说一说长脖子兽?(幼儿猜测)
(总结:一只孤独的长脖子兽,它在找它的同伴,不知道是否能找到?)
出示PPT6
这是格鲁,你们千万不能瞧不起它,如果瞧不起它,它就会对你又啃又嚼,甚至会把你吞掉。
出示PPT7
这是长的像冰激凌的.秃顶德隆,它喜欢躲在冰激凌的蛋筒中,万一你们舔到它那秃顶,我可觉的真恶心。)
出示PPT8
这是长的像纸箱的格利奇。
出示PPT9
它是一感到有危险就全身埋到沙当中的宗比,坐在那里连气也不敢透。
小朋友,这些动物稀奇吗?(稀奇)
3、幼儿创编欣赏作品
小朋友,稀奇古怪的动物园里还需要更多稀奇古怪的动物,现在请你们去把它画出来,给它取一个好听的名字,也请你们来说一说它!
谁愿意来说一说你的动物?(3~5名幼儿)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的绘本PPT叫稀奇古怪动物园,书里面还有很多稀奇古怪的动物,我们一起去教室再看看这本书,好吗?
大班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根据画面和节奏的提示,记并创编歌词。
2.愿意与同伴一起根据音乐的速度与节奏合作表演。
教学重点:
能理解歌词的含义,并积极地进行创编。
活动步骤:
一、谈话导入出示《超级歌会》让孩子们说一说最近都听了什么歌?
二、初步欣赏歌曲①播放说唱的音乐,让幼儿欣赏。
提问:
这首歌曲的我们平时的演唱有什么不一样?(说唱的形式)过渡:
今天我们就用说唱的形式来演唱。
②出示一条鱼的形象,让孩子们起名?(小鱼游)放音乐,老师示范说唱:小鱼游,孤孤单单在发愁,哟哟,在发愁。
出示图片,让幼儿观察,让孩子们根据节奏自己演唱。
③出示图片,两条鱼提问:两条鱼在一起会唱什么?会做些什么呢?让孩子们自己找到自己的'好朋友,分小组进行创编,小组展示。
三、创编第三段出示许多鱼的图片,引导幼儿用一个词语概括这些鱼(许多),那么许多鱼在一起会干什么呢?小组自己创编。
要求:
1.歌词要和前面的不一样。
2.歌词不仅要加的好还要整齐。
看哪一组编的最好,PK我们超级歌会的冠军PK星的多少代表快慢。
活动延伸:
速度再次加速,有能力的孩子可继续挑战。
大班教案 篇5
活动目标:
1.初步学唱歌曲,能基本唱出豫剧的韵味,能跟着教师唱准下滑音的曲调。
2.根据歌词内容创编不同的动作表现男子汉,解放军操练的动作。
3.通过歌表演,理解.表现男子汉的形象。
活动准备:
歌曲磁带。
活动重点:
初步学唱歌曲,能基本唱出剧的韵味,能跟着教师唱准下滑音的曲调。 活动难点:
1.根据歌词内容创编不同的'动作表现男子汉,解放军操练的动作。
2.通过歌表演,理解、表现男子汉的形象。
审美元素:
豫剧一向以唱见长,吐字清晰、行腔酣畅。教师引导幼儿用铿锵有力的演唱,挥洒自如的动作表现自己男子汉的形象,使幼儿感受到了戏曲的韵味,激发了他们对民族音乐的热爱。
活动过程:
一、对比欣赏《锄草》和《小小男子汉》。
(1) 了解《小小男子汉》也是河南豫剧。
(2) 请幼儿分析《锄草》和《小小男子汉》有什么不同。
教师播放录音磁带,幼儿完整地欣赏歌曲《小小男子汉》
师:请小朋友欣赏一首歌曲《小小男子汉》你听了以后有什么感受?和以前唱的歌有什么不同?
这首曲子叫豫剧。
二、幼儿学习歌曲。
1.教师范唱,幼儿倾听并理解歌词内容。
师:你听到了什么?说的什么事?我们一起来说说。
2.教师再次范唱,引导幼儿感受豫剧味,仔细听下滑音的曲调。 师:你能把这首歌曲的特别的地方唱出来吗?幼儿模仿唱下滑音。
3.幼儿跟随教师演唱,在教师向下手势的帮助下,唱准下滑音,重点强调并练习“男”、“解”的豫剧发音。
师:你们看到老师手势向下时,应该怎么演唱?再来一次。
三、幼儿学习创编歌表演动作。
重点练习男子汉的动作和解放军操练的动作。幼儿自由表演,唱到最后一句时,能随节拍左右摇摆,表现男子汉的形象。
四、幼儿集体完整演唱歌曲。
五、老师评价活动。
大班教案 篇6
教学目标
1、通过观察操作,使学生感受加减法之间的联系,会计算8、9的加减法。
2、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3、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探索意识、评价意识和创新精神。
教学重点:会正确计算有关8、9的加减法。教学难点:通过课堂活动初步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想像能力、表达能力。
教具、学具准备
7个红色圆片、2个白色圆片。
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对口令。复习有关8、9的组成。
2、看图列式。
○○○○ ●●● ○○○○|●●●
问:你们能根据一幅图列出2道不同的加法算式或减法算式吗?
二、新授
832;创设情境,尝试计算8的加减法
1、看图说话。 (出示红花图画)
师:漂亮吗? 图上画着什么?谁还想说,并且和他说的不一样?(让学生充分说自己的看法,不阻止学生联想一些童话情节。)
2、根据这幅图,你能写出哪些算式?小组合作讨论。
汇报交流,教师板书:5+3=8、3+5=8、8-5=3、8-3=5
师:看一幅图,我们可以列2道加法算式和2道减法算式。
833;动手操作,教学9的.加减法。
1、摆5个红小棒,4个绿小棒(老师领着学生整齐地摆出来)
师:你能根据你摆的小棒,列几道不同的算式吗?
2、学生汇报,教师板书:5+4=9、4+5=9、9-5=4、9-4=5
834;出示想一想:4+4=( ) 8-4=( )
师:怎样计算?说说你是怎么想出来的?
三、巩固练习。
练习十一的第6、7、8、9题。
1、第7题。
让学生自己去发现哪两个数相加或相减得到8。
2、第6题。
学生独立理解题意,看图列式,集体订正。
3、第8题。
计算,要求学生说说是怎么想的。
4、第9题。
指导学生在田字格上书写算式。
四、课堂总结。
同学们,你在这节课学会了什么?
【大班教案】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经典)04-17
大班教案07-23
(经典)大班教案12-25
(经典)大班教案05-08
墙大班教案01-29
大班桃教案12-21
大班笔教案12-23
大班音乐教案03-26
大班亲子教案03-27
(精华)大班教案1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