滑轮教案优秀

时间:2024-08-14 18:32:08 教案 我要投稿
  • 相关推荐

滑轮教案优秀

  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要开展教案准备工作,编写教案有利于我们科学、合理地支配课堂时间。那么问题来了,教案应该怎么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滑轮教案优秀,欢迎阅读与收藏。

滑轮教案优秀

滑轮教案优秀1

  (一)教学目的

  1.知道使用滑轮的好处。理解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2.会根据滑轮组的挂线判断滑轮组的省力情况,会根据要求,正确组装滑轮组。

  (二)教具:学生分组实验。单个定滑轮和动滑轮、两个定滑轮和两个动滑轮的滑轮组、钩码、弹簧秤、细线绳、剪铁用剪刀、镊子、铁片。

  (三)教学过程

  一、复习提问

  1.杠杆有哪三种?各有什么特点?举例说明。

  2.剪铁用的剪刀和镊子是省力杠杆还是费力杠杆?

  教师出示实物并进行演示。出示画有这两个杠杆的示意图的.黑板。要求学生正确画出它们的力臂,讲清道理,说明结论。

  剪铁用剪刀和镊子两杠杆示意图如图4所示。

  二、进行新课

  引言:看课本图13—12。提问,我们用力向下拉绳子,国旗上升,你知道旗杆的顶部有什么装置吗?

  学生回答,教师总结:旗杆顶部有一个滑轮,滑轮是一个周边有槽的轮子。观看实物,引出本节内容并板书:“三、滑轮”

  滑轮有两种: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

  (1)观察定滑轮,指出旗杆顶端装有一个定滑轮。定滑轮工作时,它的轴固定不动。看课本图13#0;9,分辨哪个是定滑轮。教师边讲边演示。

  (2)提问:使用定滑轮有什么好处?

  (3)组织学生实验:按课本本节实验1要求进行。参照课本图13—10装置进行。

  说明:重物用2个钩码表示,用弹簧秤测得的数值有两个,一是钩码重,另一个是通过定滑轮拉钩码时弹簧秤的示数。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由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验数值,得出并板书:“1.定滑轮:使用定滑轮不省力,但能改变动力的方向”解释动力方向的改变。

  2、动滑轮:

  (1)看课本图13—9,分析乙图提起重物使用的滑轮与甲图中的定滑轮有何不同点?教师在学生讨论后小结:乙图中提起重物的滑轮是动滑轮。动滑轮工作时,轴和重物一起移动。另外用力方向也不同,甲图中人的拉力方向是向下的,使用乙图中的动滑轮提升重物人拉力的方向是竖直向上的。教师边讲边演示动滑轮提升重物。

  (2)提问:使用动滑轮有什么好处?

  (3)组织学生实验,按课本课文实验2参照图13—11进行实验。

  说明:重物用3个钩码表示。用弹簧秤测出钩码重。用弹簧秤通过动滑轮来拉钩码,读取弹簧秤的示数时,跨过动滑轮的两条绳要竖直、平行。

  学生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4)总结:由学生根据实验测得的数值分析得出,使用动滑轮提升钩码,弹簧秤的示数约是钩码重的二分之一。教师指出:在提升钩码的过程中也把动滑轮提升起来,当钩码重远大于动滑轮重时,动滑轮才可忽略不计,从而得出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的结论。板书:“2.动滑轮:使用动滑轮可以省一半力”

  说明此时钩码由两段绳子吊着,每段绳子只承担钩码重的一半。

  3、滑轮组

  (1)提问:看课本图13—15,小女孩为什么能吊起一头牛犊?

  教师指出:小女孩要拉住比她体重大得多的牛犊,使用了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的滑轮组。这样既节省了力,又能改变动力的方向。

  板书:“3.滑轮组:

  ①由定滑轮和动滑轮组合成滑轮组”

  (2)提问:使用滑轮组的优点是什么?

  (3)学生实验:按图5所示(出示小黑板或挂图)组装由2个定滑轮和2个动滑轮组成的滑轮组。重物用4个钩码表示。先用弹簧秤直接挂钩码,称出物重。再用弹簧秤通过滑轮组拉钩码匀速上升,并读出弹簧秤的示数,即动力f的大小。研究用滑轮组提起重物所用拉力大小(即动力)与物重之间的关系,并说明拉力的方向和重物移动方向。

滑轮教案优秀2

  【教学目标】

  科学概念:知道定滑轮固定在一个地方,不能随着物体的移动而移动。

  知道动滑轮不固定,可以随着重物的移动而移动。

  了解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不相同。

  过程与方法:通过自行设计实验方案来研究定滑轮是否省力、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

  情感、态度、价值观:意识到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不同作用,发展探究简单机械的兴趣。

  【教学重点】认识滑轮的工作原理。

  【教学难点】通过实验来认识其工作原理。

  【教学准备】铁架台、滑轮、钩码、线、测力计、实验计划表

  【教学过程】

  一、激趣导入新课

  1、播放学校早晨升国旗的过程,并提问:“升旗的时候,我们的队员是往下拉绳子,为什么国旗就往上升上去了呢?”(学生回答:因为旗杆顶部有一个轮子)

  2、概念引入:像旗杆顶部的滑轮那样,固定在一个位置转动而不移动的滑轮叫做定滑轮。

  二、研究旗杆顶部的滑轮

  1、请同学们小组合作做一个定滑轮,模拟升旗的情形,并思考:当我们利用定滑轮提升重物时,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有什么作用?

  2、根据学生回答进行引导“定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一般情况下,学生已习以为常地认为我们所学的工具都具有省力作用)

  3、请同学们自行设计研究定滑轮是否能省力的实验方案。(提供实验设计方案表)

  要研究的问题定滑轮是否能省力

  预测是()否()

  要改变的条件

  不要改变的条件

  实验设计(可附图)

  4、小组合作进行实验,并记录下研究的数据。

  左边钩码个数右边钩码个数定滑轮的状态我们的发现

  5、全班内进行交流汇报。

  小结:定滑轮的作用是可以改变力的方向,但不能省力。

  三、会移动的轮子

  1、出示塔吊的滑轮图,并问:“这个滑轮是定滑轮吗?”

  2、认识动滑轮的定义。

  3、请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安装一个动滑轮。并思考:“动滑轮有什么作用?”

  4、在提升重物时,我们需要向什么方向用力?这说明定滑轮能否改变用力方向?

  5、用测力计研究动滑轮是否具有省力作用。

  1)学习使用测力计,认识力的单位:牛顿。并进行巩固练习,拉出3N、5N的力。

  2)教师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不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示范用测力计测量将重物通过动滑轮提升时的重力度数。

  3)请学生小组合作用测力计按顺序分别测量不同个数(1~5个)的钩码直接提升的重力读数和用动滑轮提升重物的重力读数,并把实验结果填写在P13的表格内。并比较表内数据,发现了什么?

  4)全班内进行交流动滑轮能否省力?能省多少力?

  四、比较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的不同

  五、想一想:

  定滑轮和动滑轮的作用有这么大的不同,那么我们在什么情况下使用定滑轮,什么情况下使用动滑轮?

滑轮教案优秀3

  整体设计

  “滑轮”是初中物理力学中一种比较重要的简单机械,它是在学生学习了杠杆后,对一些变形的杠杆的进一步认识,对生活中现象的进一步观察和应用。滑轮按使用情况可以分为定滑轮、动滑轮和滑轮组,它们的特点是本节课的重点。学生对滑轮组的绕线及段数的判断不容易理解,这是本节课的难点。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知识的形成过程和结果一样重要,本节课将以学生的探究实验为主,让学生通过实验探究总结出定滑轮和动滑轮的特点,而教师只是起到组织和引导的作用。本节课设计的基本思路是:以学生观察和实验为基础,通过提出问题、猜测、设计实验方案、收集与处理数据、表达与交流、解释问题等过程,归纳得出定滑轮、动滑轮的工作特点。通过物理建模的方法从理论上将滑轮抽象为杠杆,利用杠杆平衡条件分析滑轮的工作原理,然后再对已经测得的实验数据进行进一步分析解释,进一步理解滑轮的工作特点。用杠杆的平衡条件去分析动滑轮省一半的力的原因时,“支点位置”的分析是一个难点,教学中不必

  涉及动滑轮使用时支点随时间变化的问题。在教学过程中,以自主、协作的实验探究为主线,培养学生实验探究的能力,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通过亲自动手实验、交流、讨论等方式参与到教学中。

  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认识定滑轮、动滑轮;

  2.知道定滑轮、动滑轮、滑轮组的作用;

  3.会根据要求使用和组装滑轮组。

  过程与方法

  1.经历探究定滑轮、动滑轮工作特点的过程,进一步掌握用观察、对比来研究问题的方法;

  2.经历组装滑轮组的过程,学会按要求组装滑轮组的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关心生活、生产中有关滑轮的实际使用,对实践中滑轮的工作特点具有好奇心;

  2.具有利用简单机械改善劳动条件的愿望;

  3.通过了解简单机械的应用,初步认识科学技术对人类社会发展的作用。教学重点

  动滑轮、定滑轮及滑轮组的作用及特点。

  教学难点

  1.定滑轮及动滑轮的实质;

  2.滑轮组省力情况的判断,根据要求组装滑轮组。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准备

  滑轮、铁架台、钩码、细线、弹簧测力计、刻度尺、多媒体课件。

  导入新课

  复习导入,

  上节课,我们一起学习了杠杆这一种常用的简单机械,请大家一起回忆一下杠杆的种类以及各类杠杆的特点:

  省力杠杆:省力但费了距离。

  费力杠杆:费力却省了距离。

  等臂杠杆:不省力,也不省距离,可以改变力的方向。

  今天,我们要一起学习另一种简单机械——滑轮。

  漫画导入

  让学生观察和欣赏下面的三幅漫画,“胖子”利用滑轮将重物吊到二楼,“瘦子”想帮忙,

  却把自己吊了上去。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想想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笑话?其中蕴含着什么科学道理?学生会带着“滑轮到底有什么作用”这一问题开始本节课的学习。

  情景导入

  多媒体投影展示生活中常见的使用滑轮的一些画面:起重机吊臂上的滑轮、使用滑轮从井中提水、窗帘中的滑轮、升旗中的滑轮。

  学生活动:观察思考,讨论交流。滑轮在我们的生活中应用很广泛,使用滑轮给我们的生活带来了哪些好处和方便呢?滑轮的特点有哪些?在实际应用中如何连接滑轮?要想了解这些知识,需要学习本节课的内容。引出课题:滑轮。

  推进新课

  一、定滑轮和动滑轮

  1.定滑轮和动滑轮的概念

  教师活动:生活中,人们常常使用滑轮来提升重物。请你观察桌上摆放的滑轮,说出它的结构特点,想一想滑轮的这些结构在提升重物时有什么功能吗?

  学生活动:

  出示一个滑轮,让学生观察其结构,归纳:滑轮就是边缘有槽、能绕轴心转动的轮子。情景创设:

  工人要装修三楼的房子,他们需要把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工人甲在底楼地面,工人乙站在三楼。他们都想利用一根绳子和一只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提出问题:如果你是工人甲,,你该怎么使用滑轮,将货物从地面运到三楼?

【滑轮教案优秀】相关文章:

大班教案(优秀)02-13

【优秀】小班教案10-09

《尊严》教案优秀12-13

《老虎》教案优秀11-23

《影子》优秀教案07-03

赵州桥的优秀教案07-02

大班教案[优秀]12-28

《观潮》优秀教案07-17

《秋天》的优秀教案09-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