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术教案

时间:2024-11-17 00:03:46 教案 我要投稿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九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编写教案,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教案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美术教案9篇,欢迎大家分享。

关于美术教案范文九篇

美术教案 篇1

  课题:

  手的想象

  课时:

  1课时

  教学目的:

  1〉在拓展幼儿对手的想象的基础上进行创作画,要求构图合理,色彩丰富。

  2〉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动手操作能力及口语表达等多种综合能力。

  活动准备:

  1、画板画架、水粉颜料、油棒等幼儿绘画用具。

  2、幻灯机、范画、《手指娃娃》的故事录音磁带及相关卡片和幻灯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谈话,引起幼儿的兴趣

  老师:"小朋友!你们看,这是什么"(手),对,我们人人都有一双手。今天,老师就给小朋友讲一个关于的故事。"(边放《手指娃娃》故事录音,边操作幻灯进行手影表演。故事内容附后。)

  二、引入课题,拓展幼儿想象力。

  (1)刚才故事里都有些什么?(逐一出示卡片)(2)它们都是什么变的?(手)(3)手还可以变成什么?(小朋友进行想象,然后请3--5名幼儿上来用幻灯表演。)

  三、激起幼儿创作欲望,发挥动手操作能力。

  1、(放录音,并出示"手指娃娃"幻灯)"小朋友,你们好!我就是那个会变魔术的手指娃娃,我不但可以用手变成很多可爱的形象来,还可以把它画下来变成一幅幅美丽的图画。你们想看吗?(逐一出示范画)我先画一只手掌,然后添上眼睛、嘴巴和光彩的羽毛,就画成了一只只美丽的小鸟;我还在手臂和手指上画上小脸蛋,涂上各种颜色,就变成了一幅树妈妈和树宝宝的图画;看!这是一只在树林中展翅飞翔的金孔雀。小朋友经常开动脑筋,动手多画,将来一定会成为一个个聪明的小画家,对吗?

  附故事:

  《手指娃娃》

  我的手是一个小小的魔术师,瞧!它变成了一只美丽的小孔雀,正梳着羽毛呢。咦!小孔雀呢?噢!原来,我的手又变成了一只蹦蹦跳跳的小兔子。喵--喵--!小兔子的好朋友小花猫也来了。突然,一只狐狸悄悄地走过来,它正打着满肚子的环主意呢。就在这会儿,一只小花狗"汪汪汪"叫着跑来了,在它的后面跟着一个猎人,他举起枪,"砰--"的一声,把狐狸给打死了。

  评析:

  《手的想象》这堂美术教学活动,构思新颖,很有创意。老师注意运用各种灵活机动的教学方法,激发孩子的兴趣,充培养和拓宽了孩子的想象力和创造性。老师采用现代化的教学手段--幻灯,引导观察各种手影的变化。在老师的引导下,一双双普普通通的手在孩子的想象构思中变成了一幅幅精美的'图画,有的是展翅飞的小鸟,有的是海里畅游的章鱼,有的是活泼可爱的小兔子……。整堂课气氛活跃、结构紧凑、过渡自然,非常生动、有趣,充分调动了孩子的生动性,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效果。

美术教案 篇2

  教材分析

  一、教学内容与目标

  1、了解人物头像的基本结构和特征。

  2、学习认为头像的画法,运用发散思维添画人像。

  3、训练学生的发散思维,激发学生的想象力。

  教学重点:

  欣赏和了解人物头像的表现方法,学习利用头像的一半创造性的添画另一半。

  教学难点:

  发散和想象,运用不同方法进行表现。

  教学准备:

  人物头像图片,绘画用具。

  教学过程

  一、启发谈话引入新课:

  大家在一年级时就从《画自己》开始学习了一系列的人像画的方法,对人像早就不再陌生,(师出示一组人物头像),同学们你们来欣赏一下,说说这些人像作品各有什么特色(绘画风格、人物特点)?

  出示课题:添画人像

  二、新授

  出示课本中提供的素描、油画、版画、中国画等大师作品。

  1、简单归纳脸型、五官的的基本特点。

  2、欣赏作品中不同年龄和性别的人物特点

  3、简析作品的绘画特色及风格:

  a素描注重光影和体积感的表达;

  b立体派油画注重形块的空间表达,简化人物的细节;

  c版画突出线条的`装饰美感;

  d中国画强调笔墨的韵味、民族的特色。

  4、添画指导 我们一起来看这几幅作品,你认为哪几张画的比较好?为什么?

  这些作品可以怎样添画它的另一半呢?

  学生答: 可以用圆珠笔勾线,画线描; 可以用彩色水笔添画,用夸张的色彩来表现;

  可以用油画棒添画,用色彩明度对比的方法来表现另一半; 可以用颜料来添画,模仿印象画派的风格。

  三、学生练习,师巡回指导

  作业要求:根据不同人物头像的基本特征,有创造性地画出人像的另一半。

  教师巡视,对需要帮助的学生提供帮助。

  对发现的普遍问题,如构图大小、用墨浓淡、表情呆板等,给予及时点拨、启发,帮助学生解决。

  四、讲评作业

  1、学生自评

  2、我们来看年轻大师们的作品,对照第一次的作品,你是否对自己的作品满意呢?并说说这些作品还有哪些不恰当、不足的地方?

  (1)添画特色(2)线条(3)形体特征(4)五官特征(5)布局

  3、修改调整

美术教案 篇3

  一、教学目标:

  1、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

  2、学习漫画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提高想象力和创造力。

  3、增进对漫画艺术的了解(出自:WwW.HNNscy.Com:漫画与生活美术教案)与喜爱。

  二、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创作一幅有趣的漫画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理解在抓住任务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如何进行大胆的夸张与变形。

  三、教学设计:

  (一)、导入课题

  1、师说出几个名人画像,同学说出他们的特征。

  师:上课之前,老师问大家一个简单的问题,你们觉得自己脸上最有特点的是什么地方?和别的同学长得最不一样的是哪里?

  接下来介绍姚明、周杰伦、范伟、小沈阳外貌特征。这是谁?为什么你一眼就能看出是他呢?他的长相有哪些特点呢?看了这些人物图片后给你什么感觉?(想笑,并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

  我们刚才看到的这些让我们想笑的人物肖像就叫做漫画像,我们今天也要来给自己画一张漫画像(板书漫画像)

  (二)、课题探索

  (1)师:接下来欣赏著名的画家梵高的自画像。请同学们观察他面部有什么特征?

  生:(耳大,眼小,面瘦,~~~)

  师:老师还在网上收集一些其他画家的自画像作品,请同学们仔细观察,认真思考以下问题:

  (课件出示问题)

  1、漫画肖像和我们平时画的人像有什么区别?

  2、漫画肖像运用了那些艺术表现手法?

  3、漫画肖像主要抓住了人物那些特征进行夸张、变形?

  小组讨论(前后桌四人一小组)

  指生回答问题(板书:诙谐幽默夸张、变形人物形象(脸型,发型,五官,表情),神态,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

  (课件总结,学生齐读)

  漫画肖像具有幽默诙谐的特点,是运用夸张变形的艺术表现手法,突出人物的形象和神态特征。

  ⑵师生一起探索漫画的观察方法和绘画表现方法。

  师提问:同学们已经知道了漫画的特点和表现方法,还有几方面需要我们了解,人物的脸型和面部表情,那位同学能说几种脸型?(圆形方形三角形)(出示课件)

  脸型:人物的脸型有很多种,我国很多画家把人物脸型概括成六种,如:国

  字脸、甲字脸、申字脸、由字脸、田字脸、目字脸等,在动手画之前,要仔细观

  察自己属于什么脸型,各种不同的脸型具有不同的特征,在画人物头部时,我们应该先整体把握人物的脸型,再刻画五官。

  人物的表情有哪些?(喜、怒、哀、乐、惊)(出示课件)

  表情:人物的表情十分丰富,我们都体验过“喜、怒、哀、乐、惊”等情感所表现出的人物表情。

  师:知道了这么多的漫画知识后,那就让我们画一幅漫画来体验一下?(请一位同学当模特)我们从几方面观察?

  (师可在在黑板示范)

  生:(脸型,发型,五官,表情)

  师:谁来对他的'脸型,五官做一番描述?根据特征来为这位同学画一幅漫画像?(指生上台示范)有哪些地方需要修改?谁来试一试?哪一幅更有趣,为什么?

  师提示:(漫化”不等于“丑化”——夸张变形后的形象既要给人以艺术的美感,又有漫画的趣味。)

  (3)下面我们欣赏学生的漫画作品(出示课件)

  (三)、创作实践

  师:运用夸张、变形的手法为自己画一幅漫画像。师引导学生抓住自己比较突出的特征,可请学生对着小镜子观察自己的脸型、五官特征、表情等,也可以同学间相互寻找特点,并结合个人性格特点、服饰特点、爱好等进行表现,如某位学生喜欢笑,可以突出表现他的笑容;某位学生酷爱足球,可以把自己的眼睛画成足球的样子等。

  (四)、创作提示(出示课件)

  创作提示:我们在画漫画像时,要抓住一个人的面部特征,并加以大胆的夸张,脸胖就画的更胖,瘦就画得更瘦,五官大就画得更大小就画得更小。这样才够滑稽有趣。

  (五)、作品展示:

  选几名学生上讲台展示漫画作品,并对比真人作一评价(生师评)。你认为那位同学画的好?好在哪儿?你有什么建议?

  (六)、课堂总结

  刚才老师到下面看了同学们的漫画作品,你们的作品都很棒,都可以称作小小漫画家,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掌握了那些知识?你学会了什么?今天这节课有趣吗?下节课更有趣,让我们共同期待下节课的漫画与生活。(欣赏动态漫画)下课。

美术教案 篇4

  一、教学目标:

  1、了解三原色,三间色的基本概念。

  2、进行用三原色调配的三间色的练习。

  3、培养学生对色彩的情感

  二、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三原色和三间色

  三、教学难点:如何调配出漂亮的色彩,并进行应用

  四、课前准备

  教师:着三原色的圆纸片(每色各两张),涂上三间色的圆纸片(每色各一张),液体三原色,玻璃杯三个。 学生:常规水彩画用具,油画棒。

  五、教学过程:

  1、引入谈话,揭示课题:学生在以往的作画过程中,肯定有过这样的经历:将一种颜色涂到另一种颜色上,颜色会起变化,教师可提出这一问题,激起学生的兴趣。

  2、讲解实验:

  (1)在五颜六色的色彩中,有三种颜色是最基本的`,它们不能用调出来,却能调出其他许多的颜色,这三种颜色是“红、黄、蓝”,合称三原色。(依次将“红黄蓝”纸片贴于黑板,请学生找出相应的颜料)

  (2)将其中的两种混合,就可以得出另外三种颜色了。教师用液体三原色在玻璃杯中调配,并用圆色片在黑板上贴出相应的关系式。红+黄=橙黄+蓝=绿蓝+红=紫所调出的橙、绿、紫三种颜色,合称“三间色”。

  3、学生作业:(1)用“油画棒”画出“吹泡泡”的样子。要求人画小些,泡泡相应地夸张画大,并要求有泡泡两两相交。可参照书上的范图。(2)用颜色对“泡泡”涂色:先用三原色涂不相交处,如是相交的两个泡泡,这们的颜色要有区别;再在相交处涂上相应的三间色。色彩要“均匀、鲜艳”(三间色要三原色调配)。

  4、作业评讲:对学生的作业博览进行讨论分析,教师归纳小结。

美术教案 篇5

  一、活动目标 1、尝试运用局部夸张的方法表现海洋生物幽默、有趣的形象。

  2、大胆想象,体验"局部夸张"画创作的乐趣。

  二、活动准备 各种大鱼小鱼图片、简单背景、纸张、蜡笔、水笔

  三、活动过程 师:今天来了这么多的客人老师,瞧还有两个小客人,是谁呀?(企鹅)这个是乒乒,这个是乓乓,我们和乒乒乓乓打声招呼吧。

  幼:乒乒乓乓好。

  师:小朋友们好。今天天气真好呀,乒乒乓乓要去海边钓大鱼啦。看这是一个神奇的鱼钩(出示),待会我们来看看它钓上来的鱼会发生什么变化呢?

  师:乒乒拿起了拿起了神奇的鱼钩开始钓鱼了,钓鱼是要有耐心的,看看谁来了?

  幼:螃蟹。

  师:看神奇的鱼钩要把螃蟹钓出来喽,哇螃蟹上钩了,看一看这只螃蟹发生了什么变化?

  幼:钳子变大。

  师:那其他地方呢?

  幼:没有变。

  师:真的这个神奇的鱼钩让钳子变大了。

  师:看到乒乒钓上大螃蟹,乓乓也想来试一试。看一条小鱼游过来了(嘘,轻一点哦,别把鱼吓跑了)猜猜看,这条鱼被钓上来之后哪里会发生有趣的变化?

  幼:嘴巴。

  师:有可能的。

  幼:鱼鳍。

  师:恩,你的想象真不错。

  幼:眼睛。

  师:也有可能的.。

  师:那我们一起轻轻地为乓乓鼓鼓劲、加加油吧。

  幼:乒乒乓乓钓大鱼。

  师:哇,看看这条鱼发生什么有趣的变化?

  幼:嘴巴变大。

  师:除了变大还变怎么样了?

  幼:变长了。

  师:神奇的鱼钩还让小鱼的嘴巴变长了。

  师:海洋里的鱼可真多呀,你们还知道什么鱼呀?

  幼:章鱼。

  师:还有什么呢?

  幼:剑鱼。

  师:还有不一样的吗?

  幼:鲨鱼。

  师:哦,你知道的真多。

  师:你们想跟乒乒乓乓用神奇的鱼钩钓鱼吗?

  幼:想。

  师:朱老师也为小朋友准备一个神奇的鱼钩(出示),你觉得这个鱼钩会让鱼的哪个部分发生变化?请你跟旁边的小朋友说一说。

  幼:鱼鳍。

  师:变大了的鱼鳍一定能让小鱼变的很有趣。

  幼:嘴巴。

  师:大大的嘴巴肯定很滑稽的。

  幼:眼睛。

  师:大眼睛的鱼儿一定很可爱。

  师:那我们就拿着鱼钩去钓大鱼吧。

  师:小朋友画的海底世界真丰富,我们手拉着手,朱老师带你们参观海底世界。

美术教案 篇6

  一、教学目标:

  1、 通过观赏海底世界和鱼的图片资料,让学生了解各种鱼。

  2、 能用折纸、剪纸,绘画、泥工等形式来表现快乐的小鱼。

  3、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和动手动脑能力。

  4、 在学生创作过程中,培养学生合作学习,发扬团结协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

  1、 重点:引导学生仔细观察鱼的形状和颜色。

  2、 难点:能让学生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现快乐的小鱼。

  三、教学准备:

  课件、实物、彩纸、绘画纸、剪刀、胶水、橡皮泥等。

  四、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景 导入新课

  1、谈话:同学们,老师知道你们都很喜欢小动物,前几节课,我们表演过小动物,也画过各种小动物。今天有一个小动物也想与你们交朋友,它今天要来我们班级做客,你们知道它是谁吗?老师先不告诉你们,而是让同学们猜一个谜语。

  2、谜语:有眼没有眉,摇头又摇尾,浑身滑又亮,水里去又来。

  3、展示实物金鱼。

  4、学小鱼律动。

  (二)引导学生观察鱼的形状和颜色。

  1、提问:你们喜欢鱼吗?你们知道什么鱼?

  2、参观海底博物馆。

  3、欣赏老师收集的'鱼的图片。

  4、提问:你们刚才看到的鱼是什么形状的?有什么颜色的?

  5、请同学们说说你喜欢哪条鱼。(上来点)

  6、老师示范画。

  (三)组织学生小组讨论采用什么方式方法来表现,教师引导。

  1、创设问题情景。

  出示实物小鱼问学生它快乐吗?为什么?你们想什么方法让它快乐?(帮它找小伙伴)。

  2、学生分组讨论。

  3、师生归纳方法。(画、剪、折、捏。)

  (四)学生分组制作,老师引导、表扬、鼓励。

  (五)展示作品,进行评议。

  (六)课后拓展。

  (七)收拾和整理。

美术教案 篇7

  教学目的:

  初步掌握静态人物写生的要求和方法,学习用线描的形式表现自己的同学,训练学生敏锐观察、大胆概括的写生态度,增强线造型能力。

  教学重点:

  人物写生的要领和方法。

  教学难点:

  克服因为怕画不像而产生的'拘谨的心态和细碎的线条。

  教学过程:

  一、组织教学

  1、交代本课将要分组以及写生的纪律要求。

  二、欣赏导入

  1、出示人物写生作业

  2、分析作业的有关方面

  (1)都是用硬笔画的;

  (2)都是熟悉的同学,获立或坐,各有神态;

  (3)都是在仔细观察理解所画对象后,用流畅而概括的线条画出来的,非常传神;

  (4)并不一定要很像某个同学。

  3、板书课题

  三、将授新课

  1、设问:怎样画出同学的个性特征和神态呢?

  2、请一些有明显特征的同学上台进行观察分析

  3、教师示范,在黑板上边画边讲解要求:

  (1)首先确定画面的构图位置。头部一般靠画面的上部顶边,根据“站七坐五蹲三”的规律确定头的大小比例;

  (2)抓住同学的某个特征(五官、胖瘦、习惯动作等)进行快捷而又肯定的描画,充满自信,边看边画。

  (3)不要凭平时画人的印象,而是要画出写生时的感觉,用线应流畅自如,哪怕不满意也不能修改,画出来再说。

  (4)等整个人的大体样子画出来以后再去刻画那些想细致画的地方,如头发、衣服花纹、鞋带、纽扣等。

  (5)千万不要看一眼画一气,象是画记忆想象似的,那就不是写生了。

  四、学生试画

  1、请三至四名同学在黑板上用粉笔画写生画。规定时间:5分钟左右。教师作模特。全班同学同时进行写生练习。

  2、针对试画情况,教师有的放矢的进行强调,提醒大家作业时应注意的地方。

  五、安排学生的写生场位后让学生开始作业。教师巡视辅导。 六、课堂,布置学生课余多写生。

  板书设计:

  写生画我的同学

美术教案 篇8

  教学内容:第2课 走迷宫(活动二)

  教学目的:同前

  教学过程:

  一、现场组装迷宫

  1.游戏:组装立体迷宫。

  (1)展示材料:厚包装箱纸板条若干(上绘有图

  形、设有可开关的门洞)、大厚包装箱纸板(上绘有路线,贴有双面胶)、活动插卡若干(解释插卡的作用)。

  (2)按路径要求将纸板组装。

  2.学生玩这个立体迷宫游戏。

  3.板书课题:走迷宫一制作立体迷宫

  二、展示其他迷宫

  欣赏其他材质的迷宫(吸管和泡沫塑料制作)。

  三、提出制作问题

  1.提问:你在制作立体迷宫时会考虑些什么问题?

  2.归纳:

  (1)要设计立体迷宫的哪些部分,即它的构成。

  (2)除了书上的材料,还有哪些材料可以用来做迷宫?

  (3)技术性问题,如粘合、涂绘、插接等。

  四、了解立体迷宫的制作奥秘

  1.寻找立体迷宫的构造:

  (1)底板(平面的、非平面的);

  (2起点与终点;

  (3)路线;

  (4)障碍物。

  2.讨论:如何制作一个可以变换路径的立体迷宫?

  3.:根据障碍物(如插卡)的移动、连接物的'移动,可变换立体迷宫的路径。

  4.讨论生活中还有什么材料可以做立体迷宫。

  五、合作制作立体迷宫

  1.通过看录像了解如何用合作的方式来制作立体迷宫。内容:

  (1)组长组织讨论设计题材。

  (2)讨论、设计路线的分布和表现方法。

  (3)讨论、设计障碍物的位置与表现方法。

  (4)讨论、设计景物。

  (5)组员按分配的任务各自行动。

  (6)组装配件。

  (7)测试迷宫,进行调试。

  2.学生四人一组共同完成立体迷宫的制作。

  六、欣赏迷宫

  每组派一个代表介绍组里设计的迷宫,大家共同推选出迷宫之最:最有趣的迷宫、最有创意的迷宫、制作最精美的迷宫。

美术教案 篇9

  课题:单色版画

  教材分析:

  版画是一种间接型的绘画形式,是通过制版和印刷来完成,并具有复数性的平面作品。本课主要学习凸版单色版画,用油磙、毛笔、毛刷、涂布在版的相对高、凸面上印刷完成。使学生了解单色版画的特点和表现力,增强学习的趣味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与自主性。

  教学目的:

  ①了解版画的特点和制作过程,初步掌握制版与印刷的技法。

  ②尝试自己动手设计制作一幅单色版画。

  ③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和对传统艺术的热爱。

  重点、难点:

  重点是版画的制版工艺和特点。

  难点是学生动手能力的培养。

  教学过程:

  一、检查工具

  二、导入新课

  请同学们跟老师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在我们的大拇指上涂上少量颜色。(注意控制水分)在一张废纸上印出指印。

  ①看一看能不能印得出来。

  ②可多印几个看看会不会发生改变,同桌之间也可比较一下有什么异同。

  ③想一想为什么回出现这种纹理呢?

  这个就是指纹,指纹在人的'一生当中基本上不会发生变化,不同的人他的指纹相同的概率也很小,大概只有万分之一。所以这在古代也是一个重要的法庭证据之一,用来辨别一个人的身份,但是现在科学技术发达了,人们有更先进的方法来辨别。(DNA检测)它的准确度可达百亿分之一。

  三、作品赏析

  欣赏一些大师的作品和学生的作品,通过对作品的对比展示,介绍多种风格与特点的版画作品。

  [西班牙]毕加索 枪

  [西班牙]毕加索 戴帽子的人

  [日本]栋方志功 二弟子

  四、制作过程

  1、画稿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题材设计一个画稿。注意选择突出凹凸特点的题材。

  2、制版

  用剪刀或刻刀把造型的各部分剪下,用胶水贴在一底板上。

  3、印刷

  铺上纸后均匀的磨平。(中间可看看印刷的效果,如果不够再涂墨印刷,注意纸的位置不能移动)

  4、完成

  五、布置作业

  选择一个你喜欢的题材设计一幅单色版画。

  六、展示点评

【美术教案】相关文章:

美术教案07-21

小班美术教案07-28

美术教案【精品】07-30

小学美术教案09-28

[荐]美术教案09-24

(通用)美术教案12-04

美术教案(通用)11-20

实用的美术教案10-29

美术大雪教案07-27

中班美术教案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