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华)实用的语文教案5篇
作为一名无私奉献的老师,时常会需要准备好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那么优秀的教案是什么样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语文教案5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语文教案 篇1
前几天听了张老师的一堂新授课——《“小地主”》,课堂主要是根据初中生已有的知识基础,所以张老师把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分为三个问题:
1、重点生字词
2、学会复述故事(即课文主要内容)
3、找出文中“孩子般”的语句
课堂的讲授过程也是以学生们已有的知识为出发点的,从最基础的知识讲起:
一、理解题目
查字典:什么是“地主”
理解“小”包含三方面的'含义:形体、年龄、情感等。
以及引号的含义。
二、了解作者
周晓枫
三、落实生字词
通过提写、听写的形式进行,让学生真正记住、记准。
四、学会复述课文内容
找出下列环节中的关键词:时间、地点、人物事件(开端、发展、结尾),并能用自己的话串联起来即为文章的主要内容了。此环节为本堂课的重点,要给学生留出一定的时间来查找、思考,真正学会复述文章的主要内容。
语文教案 篇2
一、简要说明
《表哥驾到》情真意切,情真在反映出家庭教育中父母苛求孩子的现象,意切在语言和结构的宛然一体。那夸张幽默的语调,那形神兼备悠然享受的情节,道出的人生教诲却是“含泪的微笑”。另外,这篇文章可读性强,理解上难度不大,一节课很难解决微型小说的所有问题。因此,本人尝试着以“篇幅”入手:为什么能写这么长的篇幅?为什么要写那么长的篇幅?以此与学生一起探求文字背后涌动的激情,以及这些文字对于写作的启示。在教学中力求体现这样的教学理念:语文是审美的,语文是个性的,语文是人文的。
二、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了解故事情节,理解文意。
2、了解本文的艺术手法,感受鲜明的语言特点,并学会应用到写作。
3、了解作者秦文君,以及她在儿童文学上的特殊性,倡导阅读,培养起思考生活的能力。
【教学重点】
了解本文高超的写作技巧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师:上课前,我们首先看一张图片,这是我去年去陕西西安时拍下来的,大家说说这是一个什么样的场面呢?
生:皇帝驾到的场面
师:确实,礼仪三百,威仪三千,这是在模拟古代皇帝驾到的一个场面,只是这位皇上不是男的,是一位老婆婆了,但是从中我们也知道,驾到这两个字一般用在达官贵人,特别是皇帝身上的,但今天我们所要学习的文章却是《表哥驾到》,我们来一起看看,这是怎么一回事?
二、理顺情节,感受艺术魅力
师:首先,问大家,刚拿到这篇文章的时候,第一感觉是什么?
生:篇幅很长,题目很有意思
师:老师跟大家一样,在第一次接触这篇文章的时候,就觉得这文章题目很有意思,而且也特别的长,那么今天我们就在第一印象上做文章,围绕篇幅探讨两个问题:一、为什么能写这么长的篇幅?二是为什么要写这么长的篇幅?
先请大家用几分钟时间默读下课文,默读的要求是不能读出声音、不要回读,语速要快。在读的时候,把表示时间的词语或者句子划出来。
师:哪位同学自告奋勇的站起来,把你找到的表示时间的词语或者句子与大家分享呢?我喜欢能举手的同学,因为举手不仅仅代表你的勇气,更是你自信的象征。
生:下午五点、一会、吃晚饭前
师:很好,其实大家有没有发现,这几个词语其实是这个文章故事情节的过度,下午五点之前写的什么事情?
生:我与表哥未见面之前,妈妈在迎接表哥
师:从下午五点表哥驾到到晚饭前呢?
生:与表哥见面、一起投篮
师:这个时候,他们之间的关系如何?
生:成为密友
师:那吃晚饭后,下面又发生了什么
生:发现大姨在数落表哥,才知道两人是难兄难弟。
师:好,大家看到幻灯片,我请一位同学按照上面提供的几个方面的线索复述下课文。
生:
师:这位同学复述的很好,基本情节都有了,而且驾驭语言的能力很强。我在读这篇文章的时候曾经改编了这个故事,大家看看幻灯片,比较分析下,我改变的和秦文君的原文相比,哪个更好?
生:秦文君的好
师:那她的好,又好在哪里呢?大家看着我用黄颜色强调的几处:妈妈在忙着迎接,就这么一句,在秦文君的文中是怎样写的?找出来,读一读,品一品。
生:激动地、催我、仿佛我也是一道大菜
师:用了什么修辞?
生:有比喻,有夸张。个性化的语言
师:我们再看下面一处:投篮这一段,先一起读一读。我先请一位同学把这个动作做一边。
师:这些生动形象的细节表现在改变的文章中没有。再看下一处。
生:表哥彬彬有礼的细节有:文静又迅速。
师:而妈妈看着表哥这样,她的细节是由衷的赞叹:多有教养啊。大家再看文章的开头以及结尾,跟改变的有什么不同?
生:作者的心理描写,
师:这些心理描写写出了我当时不希望表哥过来做客,就像大家每天盼望着下雨,就不用出操,刮个台风就不用上学一样的心情。这种不是直接写愿望,而是从心理或者其他方面去间接描写的就是侧面烘托。好,我们一起看看幻灯片。好第一个问题为什么能写这么长的问题就这样一起解决了,所以,大家是很聪明的。那,三班的才子、才女们,我们再一起把下面的问题也解决掉。
三、深入探讨文章中心
师:前几天啊,有位仁兄在QQ上跟我说:梁兄,我觉得秦文君的〈表哥驾到〉写的太哆嗦了,简直有多赚稿费的嫌疑,你觉得呢?他还做了一个胜利的姿势。那么,大家来替我回答这位仁兄的问题:为什么要写这么长?我们刚才知道作者能写这么长是因为用来很多的写作技巧,问题就可以转化为这么多的写作技巧,作者想表达什么?我们可以选取一种,请大家在文章中找出比较夸张的词语或者句子。
生:驾到、隆重、高档次、伟大的表哥、相见恨晚......
师:很好,我告诉大家这些夸张的词语属于大词小用。大词小用说得直白一点那就是杀鸡用宰牛刀。那么,杀鸡用宰牛刀的歇后语后面跟的是四个字:小题大作。
生:起强调作用,突出表哥在妈妈心目中的优秀,从侧面说明妈妈对我过多的要求,这些要求让我觉得烦恼!
师:那么在文中用夸张属不属于罗嗦的部分?
生:不是。
师:那我们看其他方面,无论是细节描写,还是比喻的修辞,或者是心理环境的'侧面烘托,为了什么啊?
生:文章用了各种艺术手法刻画表哥在我家做客时的场景越生动形象,就越能反映出家长苛求孩子达到完美,使孩子在无形之中承受了更大的压力,丧失自我的教育现象,从而使作者对于这种现象的批评也就越深刻。
师:好,现在我们明白了这位跟我耶的仁兄认为秦文君故意多写几个字在赚稿费,这种看法是不对的。同时,我们也明白了,这片文章作者写了这么长的篇幅,目的只有一个:那就是反映父母过于苛求孩子,给孩子带来了压力和烦恼的现象。那么,大家生活中有没有碰见过这种现象呢?我相信很多同学有过,你们是能够理解作者在最后说得我只叫道表哥驾到,就涌起一种男儿掉泪的悲怆,这种悲怆中的千言万语。下面我们就拟一条短信:把作者想说的或者你们自己想对父母说的说出来。我给你们配上音乐
师:大家写得都非常的好,让我感动,我相信如果现场有你们的父母的话,那将是更加令人感动的场面。当我们面对感动时候,不要忘记了给予我们这份久违的感动的人——那就是这篇文章的作者秦文君。我们一起来看看她的资料。
结语:有一位马来西亚诗人曾经写过这样一首诗歌:有一个人/当你凝望着他/悲痛化为力量/懦弱变得坚强。我希望大家在生活中碰见忧伤和痛苦的时候,凝望下秦文君,去翻翻她的作品,让我们能诗意的栖居在大地上。最后在音乐声中,让我们一起感谢秦文君。
语文教案 篇3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1、会认8个生字,会写12个生字,积累,我会读中的词语。
2、分角色朗读课文。
3、懂得小鹿的玫瑰为什么没白栽
教学重点:会认、会写生字,积累词语。
教学难点:懂得小鹿的玫瑰为什么没白栽。
教学类型:精读课
教学准备:
果时安排:2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谈话导入揭示课题。
1、同学们,你们喜欢花吗?
2、喜欢什么花?为什么喜欢?
3、出示实物玫瑰花,你们看,老师手中拿的是什么花?
4、对,是玫瑰花,看“玫瑰”两字是怎么写的,注意,读音是“méi guī”。
5、今天我们就学习一篇和玫瑰花有关的童话故事(板书课题:4、小鹿的玫瑰花)。
二、初读课文,识记生字。
1、自由读课文,用自己喜欢的`记号标出文中的生字词。
2、画好了同桌之间相互认读。
3、(引出生字)现在我们就一起认读这些字词。
①“骨”是多音字,“花骨朵”中“骨”读“gū”(出示实物花骨朵)。
②创设情境:找出文中含“惋惜”一词的句子,在什么情况我们会“惋惜”呢?
③动作表示:“瘸、拐”,“一瘸一拐”是什么样的动作?
4、字词都认识了,我们把生字顺序打乱认读,看谁读得好。
5、给这些生字组词,越多越好。
三、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学生自由读课文。
2、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朗读交流)
3、同学们讨论很激烈,谁说说文中写了件什么事?用课文中相关的句子回答。(指名回答)
4、师范课,同学们思考:小鹿的玫瑰花为什没白栽?(生边听边思考)
四、指导写字:1、分析识记
2、生临写
第二课时
一、情感读课文
1、春天到了小鹿在花坛里栽了一丛玫瑰。这些玫瑰给小鹿带来了什么呢?自由读1、2自然段。(三十二个花骨朵)
2、他当时的心情怎样?(高兴)
3、就让我们齐读1、2自然段,和小鹿共同分享这份亮兴的心情吧。
生:齐读1、2自然段。
4、花骨朵一天天长大,而小鹿……
(师范读,生听)
5、小鹿躺在床上时心情怎样呢?你从文中哪些词语看出来的?
生:读相关的语句,师板书:焦急
6、小鹿下床后,一朵玫瑰花也没看到,他当时的心情怎样?在文中找出体现他心情的句子。
生读相关句子。板书书:失望
7、鹿弟弟怎么说的?大家带着惋惜的语气齐齐第4自然段。
8、读得真棒!小鹿的玫瑰是不是白栽了呢?读5—8自然段。
9、为什么没白栽?
生:找出相关的语句。
10、这时小鹿怎么说的?鹿弟弟又是怎么说的?他们的心情又是怎样?(高兴)
学生用文中的语句回答。
11、(出示句子)对此朗读,鹿弟弟这样说的原因。
①鹿弟弟惋惜地对哥哥说:“……”②鹿弟弟也高兴地笑了,说:“……”
(①哥哥没有看到玫瑰花。②玫瑰花为别人带来了欢乐……)
12、小朋友们对课文理解非常深刻,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用不同的语气读出人物的心情。(指导朗读)
13、分角色朗读
14、你们的朗读使老师也想参加,我们一起合作好不好?
15、师生合作分角色朗读。
二、情感拓展
1、同学们能否像小鹿一样为身边的人送去欢乐和幸福呢?
(生谈打算)
2、假如说小鹿种的不是玫瑰而是迎春花或别的花,黄莺和微风还会这样说吗?如果不是他们又会怎么说呢?
(学生交流、讨论)
三、本课小结:
现在老师知道了小鹿虽然没有看到玫瑰花,但他的玫瑰没有白栽,是因为种的玫瑰为别人带来了欢乐和幸福。
同学们,让我们像小鹿一样,用双手为身边的人送去欢乐和幸福,那时你将会比别人更加快乐和幸福。
四、作业布置:
五、板书设计:
六、课后反思: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要求
1、语文与生活:认识农具,了解它们的用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2、诵读与欣赏:了解《夏日绝句》的大意,感受诗人的满腔激愤感慨之情,了解诗人鲜明的人生价值取向。
3、写好钢笔字:训练学生书写硬笔行楷,并培养良好的写字习惯。
4、口语交际:引起学生对国家、社会问题的关注,学会并善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学生的综合能力。
重点难点:语文与生活、口语交际。
教学时间:
三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目的:语文与生活:认识农具,了解他们的用途,加深对古诗的理解。
教具准备:实物投影。
教学过程
一、认识农具
1、你见过哪协农具?能说说他们的名称,样子及用途吗?
2、出示文中的农具图片,认一认,并将名称与图片相连。
3、交流,读准每一种农具。
二、弄清农具用途
1、你知道这些农具的作用吗?查查字典,写下他们的用途。
2、交流。
木犁:农田或旱地翻土用的农具,古时用畜力牵引。20xx多年前的西汉时期便有关于犁的记载。木犁的下端有用来翻土的略呈三角形的铁器,称作犁铧。犁铧的上方一般有用来把犁起的土翻到一边的犁镜。木犁后端竖起弯曲的木柄可供人手扶,掌握方向。
有铁齿,木齿或竹齿。
耧:播种用的农具,耧为三脚,前方有牲畜牵引,后方有横木扶手由人扶着,中部安置耧斗,同时能够完成开沟和下种两项工作。有的地区称耩子。
镰刀:由刀片和木把构成,有的刀片上带有小锯齿,是收割庄稼和割草的农具。
锄头:松土和除草用的农具,上有竹竿为柄,下有平刃铁器。
三、读读诗句,说说下面带点的词语和什么农具有关。
1、指名读题。
2、自由读诗句,想想诗句的意思,再交流。
3、判别加点词语和什么农具有关。
耕田:锄草,与锄头有关,也可泛指种田。
耕:耕田,用犁把土翻松,与木犁有关。
锄禾:用锄去掉禾田间的杂草,翻松土壤,与锄头有关。
种:播种,与耧有关。
收:收割,收获,与镰刀有关。
4、小结后齐读诗句。
第二课时
教学目的
1、诵读与欣赏《夏日绝句》
2、写好钢笔字。
教学过程
一、诵读和欣赏
1、读题,明确要求。
2、根据课后注释正确的朗读全诗,借助注释体会诗的`大致意思。
3、介绍李清照及其生活的时代背景。
1129年,李清照与丈夫照明诚由江宁乘舟去芜湖,途经当年西楚霸王项羽兵败自刎的乌江渡口,触发了她痛国伤时的无限感慨。“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就是李清照的人生观,是她在国家危亡之际的感叹,也是对南宋统治者强烈的讽刺和谴责。
4、再读诗句,了解四楚霸王项羽,体会诗句中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
5、有感情地诵读,并背诵。
二、写好钢笔字
1、审题
2、指读要描写的文字。
3、读贴,注意行楷的行笔、运笔过程,还应注意整幅字的行款和章法。
4、练习描红,要一气呵成。
5、反馈。
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
1、口语交际:关注当前热点问题。
2、学写毛笔字。
教学过程
一、口语交际
1、审题。
2、读对联:风声雨声读书声,声声入耳;家事国事天下事,事事关心。
3、在生活中,一段时间会有一些大家都关注的问题,如当年的申奥成功、伊拉克战争、抗击非典、“神舟”五号升天等。同学们,你们知道最近人们又在关注什么样的话题吗?让我们也来关注一下。
4、交流话题
5、选择奥运会的话题交流,充分表达。
6、小结
二、学写毛笔字
1、审题
2、观察辨析
3、练习
语文教案 篇5
一、学习要求会写的生字。
(一)、学习书写生字“木”
1.课件出示“木”字。
2. 引导生说出“木”的读音。
3.我们用先学本义识字法来学习“木”这个字。
4.【本义】树木,树类植物的通称。
5.指导书写“木”字。
①指导、示范书写生字。②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二)用相似的方法学习书写生字:lín【部件】①“木”表示树木。②“木”表示树木。【本义】连成片的树。
引申义长在土地上的很多树或竹子:独木不成林。
(三)学习书写生字“土”。
1.课件出示“土”字。
2.引导生说出“土”的'读音。
3.我们用先学本义识字法来学习“土”这个字。
4.师小结:地面上的土块。
5.指导书写“土”字。
①指导、示范书写生字。②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四)用相似的方法学习书写生字:“”。
lì 金誼【字形】金文像古代翻土工具之形。【本义】古代翻土工具。【引申义】力量,力气。
(五)学习书写生字“心”。
1.课件出示“心”字。
2.引导生说出“心”的读音。
3.我们用先学本义识字法来学习“心”这个字。
4.师小结:心脏。
5.指导书写“心”字。
强调“心”的新笔画卧钩。
①指导、示范书写生字。②组织学生描红、临写。
(六)、1.引导学生对本节课所学的生字进行组词、口头造句。2.课件出示词语。
二、学习我会认的生字。
课件出示认读生字“明、力、尘、从、众、双、木、林、森、条、心11个字”
1.指名认读,纠正字音。
2.多种形式朗读识记字形
3.交流识记生字方法。
三、课堂小结。巩固练习 作业布置
板书设计: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树教案12-07
语文教案08-09
语文教案(经典)05-14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咏柳》教案11-09
[精选]语文教案03-31
语文教案07-27
语文教案[必备]10-22
[热门]语文教案10-07
语文教案【优】08-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