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品】语文教案四篇
作为一位兢兢业业的人民教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有助于顺利而有效地开展教学活动。教案要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语文教案4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标:
1.认识本课“腊、牺、牲、舰、桅、惶、措、顷”8个生字,理解“乘虚而入、惊惶失措、欣喜若狂、焦头烂额”等词语的意思。学习先理解关键词素再理解整个词语意思的解词方法。积累表示时间短的词语。
2.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能从描写人物言行的句子中,体会人物的品质。展开想象,把第3节写具体。
3.通过学习阿基米德指挥希腊人用镜子反射太阳光烧毁罗马战舰的故事,感受阿基米德的大智大勇,初步懂得“知识就是力量”的道理。
教学重难点:
1.联系上下文理解“乘虚而入”、“惊惶失措”、“欣喜若狂”、“焦头烂额”等成语。
2.学习阿基米德智烧敌舰的过程,认识到他是一个大智大勇、善于运用科学的人。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揭示课题
1.(出示一面镜子),这是——镜子。你们听到运用镜子作武器击败强大的敌人舰队这种奇事吗?今天我们就来学习48课《智烧敌舰》。出示课题。学习“舰”:大型的军用船只;军舰。
2.读题质疑。谁想出办法烧了敌舰?用怎样的办法烧了敌舰?结果怎样?
3.自由读课文,交流、总结。 根据学生回答,相机出示词语: 乘虚而入 惊惶失措 焦头烂额 欣喜若狂
二、整体感知,认识人物
1.出示自学要求:
(1)读通课文,读准字音。
(2)你能用什么方法理解上述词语?(乘虚而入 惊惶失措 欣喜若狂 焦头烂额)
(3)完成填空: 有一年,罗马帝国派军舰侵略希腊,希腊的老人、妇女和孩子惊惶失措,这时,阿基米德指挥大家一字儿排开,利用镜子反射阳光,集中对准军舰的布帆,使木制的军舰燃烧起来,最终打败了罗马军队。
(4)用直线划出人们评价阿基米德的语句。
2.学习生字: 腊 牺 牲 桅 腊:与“措”比较(媒体) 牺牲:指导写正确。(媒体) 桅:看课文插图认识舰上的'“桅杆”。
3.交流填空,读划线句子 二千多年前,古希腊出了个很有名的科学家叫阿基米德。 阿基米德是希腊最聪明的人。 阿基米德真有本事!真了不起!
<<<12>>>
三、学习故事,了解人物
(一) 学习课文第2、3节
1.读文,理解“乘虚而入”:查字典理解“虚”意思;根据关键词理解整个词语意思;读文理解课文中“虚”的意思。 指导读句:希腊这个国家很小,许多年轻力壮的男人牺牲了,留下的尽是些老人、妇女和孩子。
2.罗马人乘虚而入,发动一场侵略战争,希腊人陷入险境,他们(惊惶失措)。
3.用刚才学过的方法理解词语:惊惶失措;明白希腊人惊惶失措的原因 (找出相关语句,朗读) 。
4.联系上下文写话:
大家急得惊惶失措:老人 (动作),喃喃祷告: “ ”;妇女 (神情)说:“ ”;孩子 。
(二)学习课文第4——8节
1.当人们惊惶失措,希腊危在旦夕之时,阿基米德挺身而出,力挽狂澜。找出相关语句。
2.相机出示第4、6、7节
(1) 多角度引读第四节,体会阿基米德的大智大勇。
(2) 指导朗读第六节,抓住词语“一字儿排开、集中对准、布帆”感受阿基 米德的观察入微和指挥若定;抓住“焦头烂额”一词,通过它与“乘虚而入”一词的对比,感受罗马士兵落荒而逃的惨状,加深对阿基米德的智慧的认识。
(3) 引导学生学习课文语言说说阿基米德智烧敌舰的过程。
(4) 朗读第七节,整理板书,体会“欣喜若狂”的意思,再次深化对阿基米 德的智慧的认识。
3.学习第8节
(1) 默读课文,并说说阿基米德智烧敌舰的科学原理。
(2) 读句子(阿基米德笑眯眯地说:“我有什么本事?是太阳帮了咱们的忙。”)
讨论:你同意阿基米德的说法吗?说说你的观点。
四、总结拓展,巩固练习
1.学了阿基米德智烧敌舰的故事,你一定有许多话想说,请把对他的评价用几句话写下来。
2.积累表示时间短的词语:顷刻间 。
语文教案 篇2
一、导入揭题
1.出示黄叶:同学们请看,今早老师在上班的路上,玄武湖边捡了两片――黄叶,我为什么要悄悄珍藏这两片黄叶呢?因为在我的心目中,“黄叶”是秋天的象征,那么在你们的心目中,秋天是什么颜色的呢?(生各自发表自己的看法)
2.你们眼中的秋天色彩斑斓,转眼间,有到秋天了。秋天是硕果累累、流光溢彩的季节,是成熟的季节,是收获的季节。让我们跟随诗人王宜振的脚步一起到大自然去感受明丽的秋天吧!(板书:秋天王宜振)
3.简介王宜振:王宜振是中国作家协会会员,是山东人,今年60岁了,和我们学校的王校长、卢校长、卢老、耿老崔老师(正好在听课)他们是同辈人。他主要创作儿童诗歌,也写童话和儿童故事等,是我们少年儿童的知心朋友。(指读名字,注意“振”的发音)
二、初读课文
4.请看(出示课件秋景图,《秋日私语》音乐响起),老师朗诵全诗。
5.看了秋景,听了描写秋天的诗,你对秋天又有什么新的感受呢?(生自由发言)
6.秋天是美丽的,秋天是迷人的,而诗人笔下的秋天更令人陶醉。你一定也很想读读这首诗吧?请同学们打开书到17页。
注意听要求:(1)边读边标出小节数;(2)读准字音,圈出生字;(3)读顺句子,注意长句子中间的停顿。
放声地朗读这首诗吧。(生自由读书,圈点)
7.这么美的诗,我们要想读好,首先要读准(字词)。
(1)出示词语:桂子、香气、苹果、红袄、葡萄、紫袍、(后面是书后3词语);
(2)注意读音(这些读音和写法也要看仔细):脚印、柔韧、珍藏、红缨、嚷着。
8.全诗共有几小节?想不想读给大家听听?(指名分节读课文)其他同学注意听好,看看他们字音读准了没有,语句读通顺了没有,听上去是不是很美?
(指名读每一节,注意正音评析;重要的诗节,正音后全班齐读或男女生分读)
9.这首诗写得这么美,你最喜欢哪些部分呢?把你最喜欢的地方读给你的同桌听一听。(然后,再指名读,喜欢这部分的同学一起读)(老师注意引导每一节的熟读)
10.我们读了自己最喜欢的诗节,跟着诗人走进秋天,看到了秋天,那么你能告诉大家这首诗主要写了秋天的'哪些美丽的景色和丰收的景象呢?(板书:美景――红色笔)
快速默读课文,边读边做记号。(生自由读画)
11.把你的发现告诉大家。(老师顺势引导归类、板书:秋阳、秋风、秋色、秋实、秋香)
12.风景如画的秋天,秋阳娇艳,秋风飒爽,秋实累累,秋色怡人,秋香飘溢(师指板书),让我们伴随《秋日私语》的优美乐曲,再次轻轻齐读这首诗。
三、教师小结
13.读到这里,你有哪些收获呢?还有哪些不理解的地方呢?(生自由说)
下节课我们继续品读,继续欣赏。
四、练习写字
14.现在来看看这一课的生字,你认为哪些字读写时要特别当心的。
15.老师范写“柔”、“肠”。(边写边将注意点,生跟着书空)
16.学生完成书后2描红练习。
五、板书设计
4 秋天
zhen
王宜振
美 景
秋阳秋风秋色秋实秋香
语文教案 篇3
一、教学要求: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练习背诵课文。
2、理解课文内容,感悟到北风的妄自尊大,学习小鱼儿面对强大的北风毫不畏惧的精神。(教学要求确定是正确的,叙述是清楚的。)
二、教学过程:
(一)复习。
1、复习生字、词语。
2、指名学生分别朗读课文12自然段和35自然段。
(二)讲读第1、2自然段。
过渡:寒冷的冬天到了,西北风呼呼地刮起来了。(媒体演示:呼呼的北风)小朋友,你听了这呼呼的西北风感觉怎么样?(利用多媒体创设情景,引入教学是有创意的。)
1、讲读第1自然段。
过渡:北风呼呼地吹。它吹向了谁呢?它们都有了什么变化呢?
(1)指名读课文第1自然段。
(2)交流。
①北风一吹,小草怎么样了?
学生答后,多媒体演示动画:北风吹向小草,小草变成黄色。
②北风一吹,梧桐树怎么样了?
学生答后,多媒体演示动画:北风吹向梧桐树,梧桐树落了叶。
③北风一吹,鸟儿怎样了?
学生答后,多媒体演示动画:北风吹向鸟儿,鸟儿躲进了窝。
④填空。(多媒体出示)
北风一吹,小草,梧桐树,鸟儿,北风多厉害啊!
(3)多媒体演示第1自然段描写的情景,学生试着给动画配音。(讲读第1自然段,采用总分总的教学思路,层次很清楚,训练很扎实。)
2、讲读第2自然段。
过渡:当北风看到自己把草地吹黄了,把梧桐树吹落了叶,把小鸟吹进了窝,所以他很得意、神气。
(1)指名读第2自然段。
(2)指导朗读。要求学生读出北风的得意。(讲读第2自然段,控制了节奏。)
3、小结。
齐读1——2自然段。(第12两个自然段,是一个完整的情境。在这里应该作一个小结。)
(三)讲读第3——5自然段。
过渡:北风只是轻轻地吹一吹,青草、梧桐、鸟儿就害怕了。所以啊,北风十分得意。但是小鱼听见了,它怎样了呢?(这个过渡语,叙述比较全面。)
1、讲读第3自然段。
指导朗读,要求读出小鱼跟北风较量的语气。
2、讲读第45自然段。
过渡:啊!小鱼竟然敢和(呼呼的北风作斗争),北风听了气极了,它怎么做了?
(1)北风为什么要这么做?你觉得北风怎么样?(凶恶、狠毒)
(2)在北风看不到小鱼了,他又(得意起来了)他心想了什么?
(3)北风把河面冻结了,小鱼不能再浮出水面了,是不是就怕北风了呢?
(4)多媒体演示:北风猛吹一口气,下起鹅毛大雪,河面冻结,小鱼在水里游。学生说一说看到的景象。
第4、5两个自然段是一个情景,只有让学生阅读,观看多媒体演示的情景,才能很好地理解北风的狂妄和小鱼的机灵。这样,才能使教学的要求在教学过程中得到落实。
3、小结。
北风看见小鱼不怕它,就把河面给冻结了,以为制服了小鱼,谁知道小鱼还躲在水底捉迷藏呢,这样看来,自以为是的北风其实是很狂妄、愚蠢的',而小鱼呢,不光勇敢,还很聪明。
(四)读一读,演一演。
1、指导分角色朗读课文23自然段。
2、选择自己喜欢的角色演一演。
教学时间许可,让学生读一读,演一演,有利于帮助他们理解课文的思想内容。
(五)启发想象,体会寓意。
1、读了课文以后,看了同学的表演,你想对北风、小鱼说点什么呢?
2、现在北风呼呼地吹向你,你会怎么做?
(六)作业。
1、朗读课文,练习背诵。
2、填空。
北风向草地吹一吹,青草_________________。它向梧桐树吹一吹,梧桐树。它向鸟儿吹一吹,鸟儿___________________。
3、当河面结冰的时候,小鱼为什么能在河底捉迷藏?(这是一个探究性的问题。)
整个教学过程,是根据童话故事来安排的,既注意了故事的情节,又创设了情境。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既注意朗读的训练,又注意了理解和表达的训练。根据学生和课文的特点,启发学生想象,并布置探究性学习的作业练习。
语文教案 篇4
学习目标
⒈知识与能力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
(2)理解诗句的意思,体会整首诗的意境和其中包含的情感。
(3)欣赏并感受送别诗的不同风格
⒉过程与方法
学习运用联想的方法体会古诗意境的方法
⒊情感态与价值观度
体会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激发学生从小立志做品质高洁的人。
教学重点
在理解诗意的基础上,抓住“冰心”“玉壶”理解诗人不会因横遭谤议贬谪而改变志气的决心。
教学难点
从“楚山”孤峙,“一片冰心在玉壶“中体会到诗人表现出来的坚强品质。
课前交流:
今天看到这么多的同学与我一同学习,感到非常高兴。你们班一共有多少同学?……差不多是我们班的2倍了,真好,我喜欢大班上课热烈的气氛。
哦,忘了自我介绍,我姓郑,郑成功的郑。名玉琴,玉是美玉的玉,琴是古琴的琴。你能介绍一下自己吗?
真好,我宣布,从现在开始,我又结识了( )位新朋友。你们愿意与我交朋友吗?
好,那就请朋友们与我一同进入这“古韵流香“的课堂吧。
教学过程:
谈话导入
看到“古韵“二字,你能联想到哪些词语?
说得没错,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灿烂文化,在人类文明史上流香溢彩,举世闻名。这节课,我们就一起去感受一下古诗的'迷人魅力。
读诗题
(出示2:课题)我们一起来来读诗题:芙蓉楼送辛渐
师:读诗先读题,你从诗题中了解到哪些信息?或者,引发了哪些疑问呢?
预设:1地点 2送别诗 3送辛渐
师板书课题
疑:1芙蓉楼在哪里 2辛渐和王昌龄是什么关系? 辛渐要去哪里?(注释)
点击相关链接,提供给学生学习资料
那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读诗人
三、读诗人(出示3:诗人)教师导语:
那么王昌龄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诗人
先请同学们把自己预习所得交流一下吧
学生交流关于王昌龄的资料
师:同学 出示资料
用一句话说说从这段文字中了解到关于王昌龄的哪些信息
1,一生坎坷 2 很重感情 3广交朋友 4才华横溢
四、品读诗文,入境入情。
1,自由朗读全诗及注释
2,(出示课件)指名朗读 4人左右
3,听范读,发现不足
4,模仿诵读
5,你通过朗读古诗和注释知道了什么?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咏柳》教案11-14
语文教案07-27
语文树教案10-07
关于语文的教案11-16
[精选]语文教案03-31
语文园地教案09-01
语文教案08-09
语文《绝招》教案10-13
【精选】语文教案11-25
语文教案【经典】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