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教案

时间:2023-06-06 08:16:25 教案 我要投稿

【精华】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

  作为一位杰出的老师,就有可能用到教案,教案是教材及大纲与课堂教学的纽带和桥梁。怎样写教案才更能起到其作用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语文教案7篇,欢迎阅读与收藏。

【精华】语文教案范文汇总7篇

语文教案 篇1

  教学目的:

  学习本文条理清晰地说明事物

  体会打比方的说明方法的运用。

  教学重点:

  有条理地说明事物。

  教学设想:

  本课时教案设计力求探索新课程标准下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调动学生主动学习,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点,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启学生的思维。本堂课带给大家两个观念,一是方法点拨比知识教育更重要,二是要创设情境让学生主动学习。引导大家思考什么是真正的开启学生思维。

  教学过程:

  一、 创设课堂教学环境:

  由杜牧《过华清宫》“一骑红尘妃子笑,无人知是荔枝来”激趣导入。荔枝是这样鲜美,很遗憾,今天我们不能品尝,可我们可以通过白居易为我们留下的《荔枝图序》来感受这人间美味。

  二、 出示板书:

  三、 荔枝外壳有瘤状突起,果肉色白多汁,味甜美。(摘自《学生辞海》)

  四、 板书课题:《荔枝图序》白居易

  看见课题,你想知道些什么?

  引导学生研究:

  (1) 序;

  (2) 白居易;

  (3) 教师讲述:顾况与白居易的故事。

  (4) 老师为什么知道得这么多呢?其实并不是老师记忆力强,老师只不过善于查资料。

  资料的来源:

  利用身边的资料:课本、字典、课外书等;

  向同学借资料;

  查图书馆资料;

  五、 指导读课文:古人说:“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读书的要求是:读通、读懂、读好。

  六、 学生读课文,抽学生点评。教师指导读课文的要求:咬准字音。

  七、 指导学生读懂课文:

  (1) 结合课文下注释读,不懂的`字问同学,还不懂的划下来师生共同讨论。

  (2) 弄懂课文的主要内容。

  (3) 师生共同讨论:还有不懂的地方吗?赶快提出来,我们一起研究。

  (4) 大家都读懂了课文,谁能给大家介绍一下荔枝?

  (5) 学生点评。

  八、 讨论为什么他给大家介绍得这样清楚呢?为什么他介绍得这样形象呢?

  学生讨论教师板书:按顺序; 讲方法.

  九、 设疑:大家反复读读,动动脑筋,有问题吗?

  十、 同学们都喜欢吃水果,你给大家介绍 一种你喜爱的水果吧。

  十一、 总结:今天大家品尝了鲜美的荔枝,体验到了学习的快乐,学会了怎样读书,还懂得向别人介绍事物要按顺序:讲方法,别人才能很清楚,印象才会深刻。但愿这对你今后的学习和交往有所帮助。谢谢大家!

  附:板书设计

  《荔枝图序》 (唐 白居易)

  身边的、朋友的、图书馆的

  读书步骤:读通、读懂、读好

  一 日

  二 日

  三 日

  形 叶 花 实 朵 核 壳 膜 瓤 汁

  整体 局部 外 内 按顺序

  打比方 讲方法

语文教案 篇2

  (过渡)师:刚才我们在学习这首诗的时候,除了借助注释、插图外,还通过发挥想象,(板书)读懂了、读好了这首诗。知道这首诗是从描写那一幅幅劳动场面,让我们感受到忙碌的乡村生活。请大家再读读范成大的另一首《四时田园杂兴》,这首诗又是在写什么呢?现在以四人小组为单位读读这首诗,说说大意,读后谈谈自己的感受。 (课件出示)(随机:你可以仿照刚才学诗的方法,借助注释,想象画面,来读懂整首诗的意思。)

  五、积累古诗,激发兴趣

  师:是啊!乡村是那么恬美、秀丽,字字都洋溢着一种平和、宁静的气氛。历来许多诗人就以描写乡村生活、田园风光为主,写下了很多不朽的诗篇,这样的'诗,就叫——田园诗。同学们课下可以继续搜集、品读更多诗人所创作的田园诗。

  现在我们赶紧把第一首抄写下来。看看哪个字比较难写,需要老师帮忙的?

语文教案 篇3

  教学目标:

  1、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了解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对布娃娃的态度,了解妈妈的情感变化。

  3、在学习课文的过程中,体会孩子纯真、善良的童心。

  重点难点:

  1、了解故事中的不同人物对布娃娃的态度。

  2、理解文章内容,体会孩子的纯真。

  教学过程:

  一、 复习导入

  师:上节课,我们一起认识了一个特殊的孩子——咪咪乔。今天,我们继续来学习第12课《有个孩子叫咪咪乔》。

  1、 抽读词语。

  2、 回忆课文内容并填空。

  3、 “假如你就是布娃娃咪咪乔,你会喜欢文中的哪个人?”

  二、关注文章细节,品味文章语言,走进人物内心世界。

  1、速读课文,找一找文中讲了哪几个人物,说说他们和“咪咪乔”有什么关系?

  2、读课文,联系具体内容说一说:女儿、爸爸、妈妈和交警各是怎样对待咪咪乔的?用你喜欢的符号把它画出来,并体会着读一读,读出相应的情感。

  课文中值得品味的细节很多,只要学生能够有理有据地说出自己的感受,教师就应给予充分的尊重。如:

  女儿对咪咪乔的态度是:把咪咪乔当成自己的孩子来看待,不允许人伤害她,危险的时候要保护她。(相关的'细节有:女儿立即奔向小床;女儿把布娃娃放在自己的小膝盖上;女儿太任性的哭闹;女儿尖历地叫起来;女儿大哭着翻身下车)

  妈妈对咪咪乔的态度是:对女儿把咪咪乔当成有生命的孩子是应付的;不经意间伤害过咪咪乔;被交警所感动真正认可了咪咪乔的孩子身份。(相关的细节有:我们是哼哼哈哈地将就着附和女儿;我们不耐烦了;我赶忙拉住女儿的手;我觉得十分惭愧;)

  交警对咪咪乔的态度:尊重女孩,把咪咪乔也当成“孩子”看待。

  (相关的细节有:他立正,举手敬礼;且又是一个立正,举手敬礼;请照顾好你的孩子)

  3、品味有关“细节”,感悟人物的情感世界。出示两处细节描写:(1)我把女儿放在自行车后(2)他立正,举手敬礼

  [这两处细节中,(1)可以看出女儿确实把“咪咪乔”当“宝宝”年,当有生命的人看。(2)中可以看出交警对女儿给予了像成人一样的尊重和理解。]

  在学生品悟研读的基础上,教师适时指导感情朗读。

  三、整体回顾,感受人物,升华情感

  1、对课文中的人物进行评价,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1)你会对文中的“女儿”说些什么?

  (2)你觉得课文中的这位妈妈是一位怎样的妈妈?

  (3)文中的这位警察叔叔哪些地方让你感动?

  四、进行续写练习。

  我看到这节断了的手指头,更加感动惭愧。我能为女儿做些什么呢?我点亮灯光,把那节手指头小心翼翼地贴好,把“咪咪乔”放回女儿的枕边。从这以后,我们一家和“咪咪乔”之间又发生了怎样的故事呢?请同学们课下续写故事。

语文教案 篇4

  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梳理详略,加深理解。

  2、揣摩文中的美词佳句,体会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独特感受。

  3、学习小说采用白描的手法,通过人物的语言、行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4、领会小说景物描写的特色,理解本文景物描写对表达中心思想的作用。

  5、体会农家少年的.淳朴善良、好客能干和“我”与农家小朋友的诚挚情谊。

  教学设计:

  以品读体验为主

  《社戏》全文原有前后两个部分,课文节选自后一部分。在这一部分中,作者记述了一段幼时看社戏的经历,表现对童年美好生活的回忆和留恋之情。本文的景物描写、细致逼真,充满了江南水乡的诗情画意。在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品读体验,在品读中领会作者是如何抓住特点描写景物,又是如何融情于景的,同时联系生活,在品读体验中揣摩语言,加深对人物形象的理解。本篇安排三个课时进行教学。

语文教案 篇5

  教学要求:

  1. 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庐山云雾的奇幻美丽,激发学生热爱祖国山河的思想感情。

  2. 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

  3.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4. 初步认识总分段式,重点学习第2、3自然段的写法。

  教学时间:

  两课时

  教学准备:

  录音机、词语卡片、幻灯片

  第一课时

  一、 导入新课,激发兴趣

  1. 映示幻灯片,简介庐山的云雾。

  2. 揭题。(板书:庐山的云雾)

  3. 谈话导入:庐山的云雾这一神奇的现象吸引了无数中外游客,令每一位到过那里的人都流连忘返、回味无穷。庐山的云雾到底奇妙在何处呢,通过学习我们就知道了。今天我们就上新课,齐读课题:10、庐山的云雾

  4. 范读课文。

  二、 自读课文,了解大意

  1. 提出自学要求:

  读准生字字音,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思考:课文有几个自然段?每个自然段写的是什么?

  2. 学生自读课文,同座位互相讨论第二个问题:每段写了什么?

  3. 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出示词语卡片,检查字音是否读准。

  指名逐段朗读课文,每读完一段及时正音,并说说这段主要讲了什么。

  (这篇课文共四个自然段。第一自然段总写了庐山的云雾多和美,第二自然段和第三自然段分别写了庐山云雾的特点,最后一个自然段写人们对庐山的云雾流连忘返。)

  三、 齐读课文,说说课文描写了庐山云雾的哪些特点

  (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庐山云雾的两方面的特点,一是千姿百态,二是瞬息万变)

  四、 教学生字词

  突出下列字形的书写指导:

  幻、添

  重点理解的词语:

  秀丽、尤其、缠绕、弥漫、变幻、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五、 作业

  1.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2.在习字册上描红、抄写生字

  第二课时

  一。、检查复习

  1. 听写生字词。

  2. 指名学生朗读课文。

  二、 细读课文第1自然段

  1. 默读、思考:第一自然段共有几句话?每句话是什么意思?

  2. 指名回答,互相交流,教师点拨,指导朗读引背。

  第一句:“秀丽”是什么意思?(用找近义词的方法理解)用“秀丽”说一句话。齐读这句,突出“十分秀丽”。

  第二句:“尤其”是什么意思?(“特别”。用换词的方法理解)庐山的云雾特别在哪里?(引导读书,找出“变幻无穷”,用自己的话说说这词的意思)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一、二两句。

  第三、四句:在山上游览、漫步,会有什么感觉?(用课文中的`语句回答)为什么会有这种感觉?(云多)启发想象:在山上游览、漫步,眼前漂浮的是云雾,迎面拂过的是云雾,身边流动的是云雾,脚下踩着的是云雾,此时此刻你仿佛升上了云端,驾起云雾,在天空中行走,进入了仙境。引读:在山上游览~漫步山道上指导朗读,体会这种情境。

  3. 有感情地朗读第一自然段并引导背诵。

  4. 小结:围绕云雾多,写出了游人漫步山道的感觉。总写了变幻无常的云雾给庐山的景色增添了神秘色彩。

  三、 细读课文第二自然段

  1. 自读课文,找出中心句。

  2. 齐读中心句,说说这一段是围绕庐山的云雾哪个特点来写的。(板书:千姿百态)

  3. 轻声读文,联系情境,说说“千姿百态”是什么意思。哪些语句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读书回答)

  4. 再读课文,想想作者用什么方法具体地写出了云雾的千姿百态的。(打比方)

  5. 齐读第一句,引读分述部分:那些笼罩在山头的云雾~那些缠绕在半山的云雾~云雾弥漫山谷~云雾遮挡山峰~(感悟总述和分述的关系,体会作者是如何具体描写“千姿百态”的)

  6. 指导有感情地朗读,体会比喻句之妙用并引背。

  7. 联系语境说说“笼罩”、“缠绕”、“弥漫”的意思;练习用“千姿百态”造句。

  8. 小结:这一段围绕中心句,具体地描绘了云雾在四个不同的位置所呈现的不同姿态,突出了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这一特点。

  9. 讨论学法:画出中心句——认识云雾特点——理请总分关系——感受云雾现象——练习背诵课文(以读贯穿学习的全过程)。

  四、 运用学法,自学第三自然段

  五、 检查自学情况(读、议、背。重点是通过读议了解作者是怎样把云雾的特点写具体的)

  六、 齐读最后一个自然段

  七、 总结全文

  1. 配乐朗读全文。

  2. 小结:总分的写法突出了庐山云雾的三个特点——多、千姿百态、瞬息万变。

  3. 引导学生逐段背诵课文。

  附板书:

  3 庐山的云雾

  多

  庐山的云雾『千姿百态 瞬息万变』

  习作一 看图作文

  习作目标:

  1. 看例图,读例文,学习例文是怎样用语言描述图意的。

  2. 阅读例文后的习作要求指导,初步懂得观察多幅图作文的方法。

  3.根据练习要求,采用学得的方法,学习写多幅图作文。

  教学时数:二课时

  作文准备:

  挂图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 观察画面,学习例文,总结要点

  1. 图上有几个人物?

  2. 这四幅图写了一件什么事?

  3. 分图简洁说说每幅图的意思。

  4. 阅读例文

  1.指名分段读例文,图文对照,说说每段分别写了哪幅图?

  2.由例文的安排段方法,你知道了可以如何安排段落吗?

  5. 教师小结:交代了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他们看到了什么,是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的。

  二、 组织讨论,学习写法

  1.读提示语,结合例文看图,自主思考这些问题。

  2.学生围绕几个问题以小组为单位集体交流,明白多幅图的基本要求

  a.仔细观察。看懂每幅图,弄清每幅图的意思和联系。

  b.展开想像。图上看到的可以写,没有的内容可以展开丰富的想像和联想来写。

  c.层次分明,每段写一幅图。

  d.重点突出。几幅图中选一两幅写具体些。

  3.你认为还有什么技巧和方法向大家推荐。

  三、学习写法,尝试写作

  (1)看图选择内容。学生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一组进行重点细致的观察。

  (2) 学生自由说说四幅图意,小组交流,班级交流。评议。

  1. 同桌先看图口述

  2. 指名连起来完整地说

  3. 师生点评

  4. 学生练写,师指导。

  五、 指导誉写

  第二课时

  一、学生小组交流学习,并指导修改。

  宗旨:好文章是改出来的。讲了托尔斯泰改小说的故事作为范例。修改入手的几个方面1、改病句。方法:自己多读两遍,不通的句子改过来,不会改,可以请教老师同学。

  2、添词句。方法:小组讨论,互提建议。修改效果自评办法:自己读读修改前后的作文,觉得有进步就给自己画上一朵红花。互评办法:请小组其他成员或班上其他同学读两篇作文,有进步就给打朵红花,看谁得的红花多。

  二、优秀习作全班朗读。

  练习1

  教学要求:

  1. 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2. 书写时注意写好捺画,并巩固笔顺规则。

  3. 熟记8个成语和记诵古诗《夏日田园杂兴》。

  4. 引导学生进行口语交际:一是让学生想说,二是让学生会说。

  5. 练习两个笔画及含有这两个笔画(横撇、撇点)的字。

  教学重、难点:

  弄清我国各省、市、自治区的简称的基础上背诵简称歌,理解带有简称的句子。

  启发学生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的使用。

  指导学生熟读成诵,大致体会成语。

  教学准备:

  多媒体

  教学时间:

  3课时。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课时目标:完成学用字词句的教学,将语文学习与社会生活相融洽。

  一、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1. 出示中国地图。

  帮助学生对中国地图有一个整体认识,即中国地图像一只傲然挺立的雄鸡。

  2. 接着,借助地图了解我国有34个省、市、自治区和特别行政区。

  直辖市:北京、上海、天津和重庆

  少数民族自治区:新疆、西藏、广西、宁夏和内蒙古

  特别行政区:香港、澳门

  3. 了解有关内容

  直辖市是由中央直接领导的城市,自治区是少数民族聚居的区域,是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区地方。

  4. 学生说说自己知道的简称。

  5. 熟记并背诵简称歌。

  6. 找朋友游戏。

  巩固对简称与省、市、自治区名称之间对应关系的了解。

  一、 理解有关各省、市、自治区的句子。

  1.出示句子。

  启发学生边读边想:通过刚才的学习,哪些原本不理解的内容现在理解了?

  2.交流。

  3.巩固对简称所代表的含义的认识,初步知晓我国几大地方戏的名称。

  小结:恰当地运用简称能使语言表述更简洁。

  4.运用简称的词句。(留心观察、记录简称在日常生活中使用)

  如:黔驴技穷、湘江、滇池、京沪铁路等。

  第二课时

  课时目标:写好钢笔字(“遮、越、处”三个字)注意写好捺画;进行读读背背。

  一、写好钢笔字

  1. 看看写的字。(“遮、越、处”三个字)要注意什么?

  2. 讨论要注意的地方。

  3. 引导学生仔细观察三个字的捺画的不同走势。

  正确把握三个字的捺画起笔走势。

  “遮”字一捺走势平缓;“越” 字一捺比“遮”陡;“处”字一捺更陡。

  4. 知道学生认真、仔细、规范地描红、仿写。

  5. 注意写字姿势。

  二、读读背背。

  1. 熟记8个成语。

  (1)结合第一单元的课文,《庐山的云雾》加以理解。

  风云变换:像风云那样变动不定。比喻事物变化复杂或局势动荡不安。

  气象万千:气象,景象。形容景色和事物多种多样,富于变化。

  飘飘欲仙:漂浮上升,像要超脱尘世而成仙。

  (2)指导记忆。

  2. 背诵《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1) 介绍:范成大写了一组《夏日田园杂兴》,今天学习《夏日田园杂兴》(其七)。

  (2) 引导学生看图,并借助图画读读古诗。(大致体会诗的意思与表现的情趣)

  (3) 小结:全诗用通俗的语言描绘了夏日农家昼耕也织的忙碌景象和儿童不会帮助织布,却在树下学种瓜的有趣情景。

  (4) 指导学生熟读背诵。

  (5) 搜集其他《夏日田园杂兴》进行积累诵读。

  第三课时

  课时目标:引导学生从两方面(让学生想说、让学生会说)进行口语交际;指导连写毛笔字。

  一、口语交际

  聊聊春节

  1. 设问导入:今年的春节,你是怎么过的?你知道过春节时,咱们这儿有什么习俗吗?今天咱们一起来聊聊春节。

  2. 出示题目:聊聊春节

  3. 借助插图(贴春联、全家观看“春节联欢晚会”、舞龙灯、吃年夜饭、给老人拜年……)勾起回忆。

  4. 交流本地春节的习俗,也可交流其他地方过春节的习俗。

  5. 自由练说、同桌练说、全班交流。

  6. 指名说。

  二、学写毛笔字

  1. 笔画练写:

  横撇:要注意拐弯处的提笔与顿笔,横要短,撇要长而舒展。

  撇点:注意起笔时要顿笔,收笔时回锋,至折处主要用的是笔锋,此时以提笔为主。同时还要注意撇与点的长短与倾斜度。

  2. 写字练习:

  夕:第一画“撇”要短,起笔从竖中线开始;第二画“横撇”,横从短撇的腹部落笔,横画不能长;第三画“点”是圆点,位于米字格中心便下一点。

  女:整个字要向四周舒展。横画在横中线上,要写长些,撇点的起笔与撇的收笔基本在一条线上。

语文教案 篇6

  一、复习检查

   1.背诵自己喜欢的段落。

  2.出示生字卡检查读音并组词。

  二、分析字形并记忆

   1.小组交流记字方法。

  2.说说识记方法。

  (1)读生字。(开火车接读生字)

  (2)扩词。(比一比,看谁组的词多)

  三、指导书写(重点指导三个双人旁的.字)

  四、展示评价

  五、课堂作业设计

  1.看偏旁写字。

  口:()、()、()彳:()、()、()

  2.读句子,加标点。

   (1)是要下雨了吗()

  (2)我正忙着捉虫子呢()

  (3)天气很闷()

  板书设计

   16要下雨了

  吗坡割闷伸喊潮往

  吧很

  虫湿虫消搬阵哗得

语文教案 篇7

  一、教学要求:

  1.读懂例文(片段),从中领悟如何围绕中心选材。

  2.迁移运用《明天,我们毕业》表情达意的方法完成习作。

  3.通过,激发学生对老师、同学或学校里其他人的眷恋之情。

  二、教学重难点:

  1.引导学生借鉴例文和学过的课文,围绕中心选择材料。

  2.通过具体事例,表达对学校老师、同学或其他人的真情实感。

  三、教学时间:

  两课时(含书面习作)

  四、教学用具:

  投影片

  五、教学过程:

  教学过程

  自我加减

  一、谈话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明天,我们毕业》这课文,作者通过对一幕幕往事的回忆,真切地表达了自己对母校、对老师、对同学的眷恋之情。我们都被那纯真的情感所打动,同时也勾起我们对往事的回忆。再过一个月,我们也即将毕业,也要告别母校,告别朝夕相处的同学和老师,也一定有许多心里话要对老师和同学书。今天,我们就来写一话别的。

  板书课题:话别--写给......

  二、引导审题

  1.看到文题,你先想一下,你的心里话要对谁书。

  2.把题目补充完整。

  3.认真思考一下,你为什么要把心里话写给这个人。

  5.讨论:这就是说文章要有个明确的中心。此外,要注意的是”话别“,所以要表达真情实感。

  三、学习例文。

  1.怎样把你的意思表达出来,又要有真情实感呢?我们先看文章的片段,这是吴小亮写给传达室沈伯伯的,我们来看他是怎样写的?

  2.自读例文,思考下列问题:

  (1)文中主要写了哪些事?

  (2)从这几件事情中,可以看出沈伯伯是个怎样的人?

  (3)文章表达了作者对沈伯伯怎样的'感情?

  (4)联系例文和课文《明天,我们毕业》,思考:该用怎样的方法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呢?

  3.讨论交流自学情况,教师相机板书:

  表达真情实感具体事例典型场景

  5.教师:文章抓住沈伯伯为”我“送作业本、打扫校园、迎送同学等具体事例,生动表现了他工作认真、关爱同学的优秀品质,表现了作者对沈伯伯的眷恋之情。

  四、指导选材。

  1.同学们已经想好了要写给谁了,请大家再回顾一下,在6年的学习生活中这个人给你留下了什么深刻印象?有具体事例吗?你准备选择哪些事例来表达你的感情。

  2.同桌讨论、交流。

  3.指名说,评议。

  五、学生完成习作,教师巡视。

  教学过程

  我的教学反思:

【语文教案】相关文章:

语文树教案12-07

关于语文的教案02-02

语文《咏柳》教案11-09

语文《绝招》教案09-01

语文园地教案09-26

语文《江南》教案12-10

小学语文教案11-21

语文园地一教案02-09

语文《小毛虫》教案08-06

小学语文母鸡教案07-11